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运来专利>正文

加玫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6483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加玫冲剂,它是由刺五加浸膏20-30%、刺玫果浸膏10-20%、刺玫果籽油0.3-1%、糖53-63%、淀粉、糊精1-1.7%组成,将刺五加浸膏与刺玫果浸膏分别加糖、淀粉、糊精搅拌,制成保真颗粒,刺玫果籽油装入胶囊,将它们按配比混合组合成加玫冲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营养丰富,原材料资源丰富,能调整人体机能,增加抗病能力,具有改善睡眠,健脑益智,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脂舒心,延缓衰老的作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冲剂及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含有野生植物的冲剂及制备方法。刺五加及刺玫果均是我国盛产的野生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长期应用刺五加,证实它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同时还有较好的扶正固本作用;刺玫果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干燥成熟果实(假果)。《中药大辞典》谓其作用为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等。民间常采用其作为水果自食。现在已有人用刺五加和刺玫果做饮品,如中国专利92109660.7公开的“一种含有刺五加和五味子的滋补保健饮料冲剂的制备方法”,是以刺五加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不含有刺玫果,而中国专利93119310.9公开的“抗辐射保健饮品及其制作方法”成份中含有刺玫果粉或浸膏,但不含有刺五加,上述两种冲剂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保健滋补作用,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不十分突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刺五加、刺玫果及刺玫果籽油有机的配在一起,组成组合物,对人体保健效果突出的一种无任何毒付作用的特殊天然保健营养饮品。本专利技术是由刺五加浸膏、刺玫果浸膏、刺玫果籽油、蔗糖、淀粉、糊精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刺五加浸膏20-30%、刺玫果浸膏10-20%、蔗糖53-63%、刺玫果籽油0.3-1%、淀粉和糊精1-1.7%。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是一、制备刺五加保真颗粒将刺五加浸膏在60-80℃温度条件下浓缩成含水率为30%的浓膏;加糖、淀粉、糊精搅拌2小时,在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在60±1℃温度下烘干。二、制备刺玫果保真颗粒将刺玫果浸膏在60-80℃条件下浓缩成含水率为30%的浓膏,加糖搅拌2小时,在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将颗粒烘干,烘干温度是60±1℃。三、用药用胶片经软胶囊机注入刺玫果籽油加工成软囊。将用上面的工艺制取的刺五加颗粒、刺玫果颗粒进行含量测定后,按配比混合整粒,包装,并按配比的比例与胶囊一起组成成品。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料之一刺五加浸膏包括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有机酸、香豆精化合物,以及a-亚麻酸油、r-亚麻酸油等。经黑龙江省中医学院LD50亚急性毒性试验证实,本品安全无毒,并进行Ames实验结果呈阴性反应,表明本品无致癌性。以下是对刺玫果进行研究的实验结果以植物化学成分系统予试法检查,发现刺玫果中含有机酸、黄酮类、香豆素类、甾醇、三萜类、复烯烃类、皂甙、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肪油、挥发油、维生素E、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进而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感偶合等鞣质等离子体光谱法对刺玫果中微量元素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其含量,结果发现刺玫果中含有K、Na、Ca、Mg、Fe、Al、Zn、Cu、P、Ba、Sr、Ni、B、Cr、Cd、Pd、Co、Ag、Sn、As、Si、Ba、Se、Sb、Au、Bi、Ca等二十八种元素,其中除已属常量的K、Na、Ca、Mg等外,尚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已经比较明确的其它微量元素;使用日立83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对刺玫果中游离氨基酸及水解氨基酸进行了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刺玫果中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及赖氨酸等皆为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以重量计的相对含量,在游离氨基酸中,以精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为最高;在水解氨基酸中,则以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及赖氨酸为最高。刺玫果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对其脂肪油以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法等鉴定并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发现,其脂肪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其脂腊油中脂肪酸的百分组成为棕榈酸15.8%、硬脂酸6.7%、油酸35.3%、亚油酸18.8%、亚麻酸12.3%、其它酸9.2%。此外,以气相色谱——质谱法还鉴定出此脂肪油中含有糖基乙酸酯、正己基呋喃、2——呋喃基戊醛和谷甾醇。以高效液相层析法、薄层层析扫描法及荧光法等对刺玫果中的维生素种类和含量也进行了测定,发现刺玫果中除含有已往所知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外,尚含有维生素B1和B2。以硅胶柱层析法对刺玫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结果分离出两种结晶。经过对这两种结晶进行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最后鉴定晶I为白桦脂酸,晶II为齐敦果酸。三、刺玫果的生物活性研究1)LD50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以孙氏改良冠氏法测定,小白鼠腹腔内投予刺玫果浸膏液的LD50为6.08±0.2g/kg,由此可视为刺玫果没有毒性。将刺玫果提取物以灌胃方式与大鼠,每日二次,剂量分别为1.03g/kg、2.57g/kg,连续投与35日,发现对大鼠肝、肾功能和外周血象均无明显影响,病理切片表明,对大鼠心、肝、肾的组织结构均无明显影响,表明刺玫果的毒性很低。2)Ames实验研究以刺玫果浸膏为检测检品,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0及TA100两种菌株,以纸片点测法和平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结果证明,刺玫果浸膏纸片点试法Ames试验呈阴性反应。在平皿掺入法中,无论是+sq或是-sq的试验中,各浓度的各次试验中,其菌落数与相应的自发回变数相比,其MR值均未达到2,更未超过2以上,由此说明刺玫果浸膏平皿掺入法的Ames试验亦呈阴性反应。3)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对小白鼠进行的荷重游泳试验及小白鼠耐缺氧试验结果证明,刺玫果具有明显的(P<0.05)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4)类性激素作用雏鸡试验表明,投与刺玫果组雏鸡鸡冠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刺玫果具有类性激素样作用。5)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作用将刺玫果浸膏粉以灌胃方式投与小白鼠,连续投与七日后,处死。取股骨骨髓进行测定,发现在-Tdr掺入DNA合成试验中,投与刺玫果浸膏粉组的掺入量为0.87±0.07,对照组为0.24±0.0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在-Ur掺入RNA合成试验中,给药组为0.94±0.09,对照组为0.49±0.0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3H)-Leu掺入蛋白质合成试验中,给药组为0.14±0.04,对照组为0.09±0.05,两组间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刺玫果具有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作用。6)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将刺玫果浸膏粉投与小鼠,测定其脑内MAO的含量,结果发现给药组小鼠脑内MAO的含量为0.195±0.05,对照组为0.259±0.109,可见给药组小鼠脑内MAO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而表明刺玫果具有单氨氧化酶抑制作用。7)抗衰老作用将刺玫果浸膏粉、刺玫果总皂甙及刺玫果可溶性甙分别加入果蝇培养基内,观察果蝇的寿命。结果表明,刺玫果浸膏粉组果蝇的平均寿命较阳性对照组延长10.84%和15.93%,刺玫果总皂甙组延长16.6%和15.56%;刺玫果可溶性甙组延长13.12%和18.71%。以上三组与灵芝阳性对照组相比,果蝇寿命延长幅度相近。我们对刺玫果对果蝇行为和生殖能力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实验方法为将刚羽化的果蝇作品本随机分组,培养40天后,逐个试验尚存者飞翔能力。结果表明刺玫果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能飞翔的个体百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且,第41-48天每个雌蝇平均产卵数,各刺玫果组均较对照组为高。我们亦研究了刺玫果对小鼠寿命的影响,结果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玫冲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刺五加、刺玫果、刺玫果籽油、糖、淀粉及糊精组成,其各组分百分比是刺五加浸膏20-30%、刺玫果浸膏10-20%、糖52-62%、淀粉及糊精1-1.7%、刺玫果籽油0.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运来王振东陈杰博
申请(专利权)人:邵运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