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设备锥形筒体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53426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设备锥形筒体的锻造方法,使用16500吨水压机,将材料为18MND5,重量为185吨的双真空钢锭锻造成为锥形筒体,具体方法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拔长;第二步,气割下料;第三步,镦粗;第四步,锻中心孔;第五步,拔长分料;第六步,扩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核电设备锥形筒体的锻造方法,在锻造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使锻件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40℃的范围内,并保证每一步的锻造比,锻造成型后的锻件不易产生裂纹,壁厚均匀,并且锻件材料致密,成分均匀,金属流线分布合理,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核电锥形筒体的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核电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为了改善能源结构,各工业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致力于核电的发展。美国将扩大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役的100多座核电站有相当部分需要进行更新换代;俄罗斯制定了较大规模的 核电计划,已有5座机组在建设中;日本政府提出核电立国,计划在2010年前新建13座核 电站,2011年后,再建7座核电站;亚洲除中、日、韩外还有11个国家分别提出要发展核电。 2020年前,全球每年至少需要二十多套核电锻件,核电锻件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核电项目中对锻件的品质要求高,并且锻件重量较大,采用现有的锻造方法无法实现核电设备锥形筒体的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它可以制 造出核电设备锥形筒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使用16500吨水压机,将材料为18MND5,重量为185吨的双真空钢锭锻造成为锥形 筒体,具体方法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拔长;将双真空钢锭加热至1220°C,拔长,将3298mm的长度变为4800mm, 使锻造比达1.45 ;拔长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 始终保持在850 1220°C的范围内;第二步,气割下料;将锻件底端去除一段,使4800mm的高度变为4250mm,使双真空 钢锭底部充分切除;第三步,镦粗;将温度加热至1240°C,经过镦粗,将4250mm的高度变为1800mm,使 锻造比达2. 36 ;镦粗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 终保持在850 1240°C的范围内;第四步,锻中心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C,经过锻中心孔,在锻件上锻出直径 1600mm的中心圆孔,保证内外同心圆;锻中心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 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00°C的范围内;第五步,拔长分料;将温度加热至1220°C,经过拔长分料,将坯料分为三个台阶; 按比例将坯料分为三个台阶,三个台阶长度相同,台阶落差相同。拔长分料过程中如锻件温 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20°C的范围内;第六步,扩孔;将温度加热至120(TC,经过扩孔,按锻件要求尺寸完工,使锻造比 达1.55 ;三台阶逐步扩,当三台阶扩至呈一条直线后,整体接触同步扩孔。扩孔过程中如锻 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00°C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锻造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使锻件温度 始终保持在850 1240°C的范围内,并保证每一步的锻造比,锻造成型后的锻件不易产生 裂纹,壁厚均勻,并且锻件材料致密,成分均勻,金属流线分布合理,性能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185吨双真空钢锭的示意图;图2是经过拔长的锻件的尺寸示意图;图3是经过镦粗的锻件的尺寸示意图;图4是经过锻中心孔的锻件的尺寸示意图;图5是经过拔长分料的锻件的尺寸示意图;图6是经过扩孔的锻件的尺寸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使用16500吨水压机,将材料为18MND5,重 量为185吨,锭身上口直径为2878mm、锭身下口直径为2481mm、高度为3298mm的双真空钢 锭锻造成为外径为4955mm,内径为4240mm,高度为2720mm,锥度单边15度的锥形筒体,锻造 方法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拔长;将如图1所示的双真空钢锭加热至1220°C,拔长,将3298mm的长度 变为4800mm,如图2所示,使锻造比达1. 45 ;拔长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 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20°C的范围内;第二步,气割下料;将锻件底端去除一段,使4800mm的高度变为4250mm,保证双真 空钢锭底部充分切除;第三步,镦粗;将温度加热至1240°C,经过镦粗,将4250mm的高度变为1800mm,如 图3所示,使锻造比达2. 36 ;镦粗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 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40°C的范围内;第四步,锻中心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C,经过锻中心孔,在锻件上锻出直径 1600mm的中心圆孔,保证内外同心圆,如图4所示;锻中心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 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00°C的范围内;第五步,拔长分料;将温度加热至1220°C,经过拔长分料,将坯料分为三个台阶, 按比例分料,三个台阶长度基本相同,台阶落差基本相同,如图5所示;拔长分料过程中如 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20°C的范围 内;第六步,扩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C,经过扩孔,按锻件要求尺寸完工,使锻造比 达1. 55 ;三台阶逐步扩,当三台阶扩至基本呈一条直线后,整体接触同步扩孔,如图6所示; 扩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C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 1200°C的范围内。 按以上步骤进行锻造,依据RCC-M规范计算,总锻比达5. 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锻造过程中锥度加工的难点,锻造 完工时,可保证直径和锥度同时满足要求。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制造方家山蒸汽发生器的锥形筒体。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使用16500吨水压机,将材料为18MND5,重量为185吨的双真空钢锭锻造成为锥形筒体,具体方法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拔长;将双真空钢锭加热至1220℃,拔长,将3298mm的长度变为4800mm,使锻造比达1.45;拔长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20℃的范围内;第二步,气割下料;将锻件底端去除一段,使4800mm的高度变为4250mm,使双真空钢锭底部充分切除;第三步,镦粗;将温度加热至1240℃,经过镦粗,将4250mm的高度变为1800mm,使锻造比达2.36;镦粗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40℃的范围内;第四步,锻中心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经过锻中心孔,在锻件上锻出直径1600mm的中心圆孔,保证内外同心圆;锻中心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00℃的范围内;第五步,拔长分料;将温度加热至1220℃,经过拔长分料,将坯料分为三个台阶;拔长分料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20℃的范围内;第六步,扩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经过扩孔,按锻件要求尺寸完工,使锻造比达1.55;扩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00℃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拔 长分料的方法为,按比例将坯料分为三个台阶,三个台阶长度相同,台阶落差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设备锥形筒体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16500吨水压机,将材料为18MND5,重量为185吨的双真空钢锭锻造成为锥形筒体,具体方法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拔长;将双真空钢锭加热至1220℃,拔长,将3298mm的长度变为4800mm,使锻造比达1.45;拔长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20℃的范围内;第二步,气割下料;将锻件底端去除一段,使4800mm的高度变为4250mm,使双真空钢锭底部充分切除;第三步,镦粗;将温度加热至1240℃,经过镦粗,将4250mm的高度变为1800mm,使锻造比达2.36;镦粗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40℃的范围内;第四步,锻中心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经过锻中心孔,在锻件上锻出直径1600mm的中心圆孔,保证内外同心圆;锻中心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00℃的范围内;第五步,拔长分料;将温度加热至1220℃,经过拔长分料,将坯料分为三个台阶;拔长分料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20℃的范围内;第六步,扩孔;将温度加热至1200℃,经过扩孔,按锻件要求尺寸完工,使锻造比达1.55;扩孔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85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00℃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波林岳萌陶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