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美专利>正文

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3178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该供水设备包括由水泵、输水管连接而成的输水管路,输水管路的两端为进水端及出水端;该供水设备还包括有流量调节罐、智能控制器及水压感测装置,水压感测装置设于输水管路上,水压感测装置、水泵均与智能控制器电气连接,且水泵、输水管、智能控制器呈一体式安装;流量调节罐上设有与罐体内部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及空气平衡口,输水管路的进水端与流量调节罐的出水口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可通过智能控制器对水泵进行智能控制,使供水压力更稳定,使用及维护非常方便,也不会对水路管网及电网造成冲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由直联加压供水设备以及变频调速控制柜两大部分组成; 变频调速控制柜用于控制水泵的开启或关闭,也可控制水泵的转速,但现有供水设备还存在 如下缺点-1、 现有的供水设备是通过变频调速控制柜进行控制,其构造复杂,配置成本高,占地面 积大;2、 现场安装布线麻烦,使用操作繁琐,使用及维护均不方便;3、 由于控制回路相当复杂,因此变频调速控制柜必须备有人工操作,直接启动水泵以保 障用水,对系统及供水设备可靠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4、 水泵在切换过程中,会对电网及水路管网造成一定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采用本技术后,可通过智 能控制器对水泵进行智能控制,使供水压力更稳定,使用及维护非常方便,也不会对水路管 网及电网造成冲击。其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该供水设备包括由水泵、输水管连接而成的输水管路,输水管 路的两端为进水端及出水端该供水设备还包括有流量调节罐、智能控制器及水压感测装置,进水端与流量调节罐的出水口连通。本技术在输水管路上连接有流量调节罐,自来水管网中的自来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流 量调节罐内,并在流量调节罐内存储大量的自来水,当水泵启动之后,流量调节罐中的水经 过出水口进入输水管路并由水泵进行加压,再从出水端向外输出,在外界水量需求较大的情 况下,水压感测装置及时感测输水管路中水压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器,由智能 控制器控制水泵的开启或转速,使出水口处的水压保持相对稳定;当水泵将更多的水从流量 调节罐内抽出时,由于设置有流量调节罐,所以不会对自来水管网造成瞬时负压,当外界需 求水量稳定之后,自来水管网中的水再经过进水口补入流量调节罐进行存储;在自来水进入流量调节罐或从流量调节罐抽出时,由于流量调节罐内气压不平衡,可通过空气平衡n使流量调节罐内的气压保持相对稳定。 本技术的进一步结构是-还设有旁通管,该旁通管上设有单向阀。当流量调节罐中的水压能满足用水要求时,流 量调节罐中的水可直接通过旁通管向外供水,当流量调节罐中水压低于设定值时,再启动水 泵进行加压,该结构可有效的节约电能。所述水泵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水泵的排水口均与输水管连通。当水量需求较小时, 可直接开启一台水泵即可,若水量需求较大, 一台水泵无法满足需求,可再开启第二台水泵; 该结构可以根据水量的需求情况来控制水泵的工况,节能效果更理想。所述智能控制器为至少两个且与所述水泵的数量一致;各所述智能控制器互相电气连接, 且各所述智能控制器与各所述水泵一一对应电气连接。各智能控制器分别对相应的水泵进行 控制,且各智能控制器之间也保持信号的传输。各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安装于各所述水泵的背侧。由于本技术所述智能控制器采用 小型化设计,智能控制器可直接安装于水泵上,减少整个供水装置所占用的空间,配置成本 也大幅降低。管上还设有气压罐,该气压罐与所述输水管连通。气压罐内可以存储一定量的空气,并水泵所输出的水压过高或过低时,该气压罐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及补偿作用, 使输水管所输出水压更稳定。所述智能控制器至少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变频模块及调节模块。通过调节模块可以对智 能控制器的各项参数进行设定,中央处理模块对调节模块所输入的参数、水压感测装置等各 种传感器所传输的信号进行运算,最终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变频模块,由变频模块来控制水泵 的运行。在所述空气平衡口处设有真空控制器,该真空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将空气平衡口打开或 关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1、 无人用水自动识别功能,当无人在用水时压力仍维持不变,并且可设定延时停泵功能;2、 进水口水量不足自动监测判断功能;3、 停电后再来电及进水口水位恢复后能自动启动恢复运行;4、 适应寒冷地区使用时,可防止结冰损害的水泵防冻死功能,即使水泵停止供水,仍可 缓慢的旋转;5、 适用多种传感器信号,如可以采用电阻远传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或压力开关、压力 变送器等,不受条件所限,使用更加方便;6、 供水故障自动检示报警,如水压过高、水压偏低,低水位停泵等;7、 完善的马达保护功能,如运行过载、短路、过热、过电压、欠电压等;8、 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减少了设备的配置成本及所占空间;9、 根据水压及用水量等情况,决定开启水泵的数量,可以使使出水口处的水压保持恒定, 且节能效果好;10、 在工作过程中,双泵可以轮流休息,交替使用;11、 当其中一个水泵出现故障时,可由智能控制器对水泵进行控制,以实现两个水泵的 自动转换;12、 由于设置流量调节罐,在用水量急剧增大时,可以避免自来水管网出现负压,有效 的减少对自来水管网的影响。5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泵,2、输水管,3、出水端,4、流量调节罐,5、进水口, 6、空气平衡口, 7、智 能控制器,8、进水压力表,9、出水压力表,10、气压罐,11、底座,12、旁通管,13、压 力传感器,14、真空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 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该供水设备包括由水泵1、输水管2连接 而成的输水管路,输水管路的两端为进水端及出水端3;该供水设备还包括有流量调节罐4、 智能控制器7及水压感测装置(本实施例中,水压感测装置包括进水压力表8、出水压力表9 及压力传感器13),进水压力表8设于流量调节罐4上,出水压力表9及压力传感器13设于 输水管路上,压力传感器13、水泵1均与智能控制器7电气连接,且水泵1、输水管5、智 能控制器7呈一体式安装;流量调节罐4上设有与罐体内部相通的进水口 5、出水口及空气 平衡口 6,输水管路的进水端与流量调节罐4的出水口连通。其中,在进水端与出水端3之间设有旁通管12,该旁通管12上设有单向阀;在输水管2 上还设有气压罐10,该气压罐10与输水管2连通。所述水泵1为两个,该两个水泵1均安 装于底座ll上,两个水泵1的排水口均与输水管2连通,智能控制器7也为两个,各智能控 制器7分别安装于各水泵1的背侧;各智能控制器7互相电气连接,且各智能控制器7与各 水泵1一一对应电气连接;智能控制器7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变频模块及调节模块。本技术在输水管路上连接有流量调节罐4,自来水管网中的自来水通过进水口 5进入流量调节罐4内,并在流量调节罐4内存储大量的自来水,若流量调节罐4中的水压能满 足用水水压时,流量调节罐4中的水可直接通过旁通管12向外供水;当流量调节罐4中水压 低于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13及时感测输水管路中水压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器 7,由智能控制器7控制水泵1的转速,使水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当水量需求较小时, 可直接开启一台水泵1即可,若水量需求较大, 一台水泵1无法满足需求,可再开启第二台 水泵l;该结构可以根据水量的需求情况来控制水泵1的工况,节能效果更理想。另-方面, 在外界水量需求较大的情况下,水泵1将更多的水从流量调节罐4内抽出,由于设置有流量 调节罐4,所以不会对自来水管网造成瞬时负压,当外界需求水量稳定之后,自來水管网中 的水再经过进水口 5补入流量调节罐4进行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该供水设备包括由水泵、输水管连接而成的输水管路,输水管路的两端为进水端及出水端;其特征在于,该供水设备还包括有流量调节罐、智能控制器及水压感测装置,水压感测装置设于输水管路上,水压感测装置、水泵均与智能控制器电气连接,且水泵、输水管、智能控制器呈一体式安装;流量调节罐上设有与罐体内部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及空气平衡口,输水管路的进水端与流量调节罐的出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美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