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体多向开启的四门冷柜,包括柜体和铰接在柜体上的门体,门体包括在柜体顶部左右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至第四门体,第一、第四的外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一、第二门体的内侧边通过轴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第三、第四门体的内侧边通过轴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第二、三门体的后侧边皆铰接在柜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门体多向开启的双门冷柜,与四门冷柜的不同之处在于门体仅包括有第一、第二门体,第二门体的外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各门体不但可以单独开启,而且可以两两叠压并一同旋转开启,方便门体的多向开启,也减小了门体在开启时占用的空间面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柜,尤其是门体多向开启的双门冷柜及门体多向开启的四 门冷柜。
技术介绍
现有顶开多门冷柜的门体开门方向为一个方向,冷柜使用时的摆放位置受到开门 方向的限制,有时开门取放柜内物品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体多向开启的双门冷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门体多向开启的冷柜包括门体多向开启的双门冷 柜,包括柜体和铰接在柜体上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在柜体顶部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门体 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的左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二门体的右 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一门体的右侧边与第二门体的左侧边通 过轴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定位活动铰接机构由设在柜体顶部的铰接轴以及设在门体外侧边上的活 动铰接装置组成,活动铰接装置包括转轴,转轴通过轴套设在门体上,转轴向下固设有第一 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下端呈半圆环状;所述轴套向下固设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的下 端呈半圆环状并与第一铰接杆的下端相匹配形成圆环状的铰接轴套,该铰接轴套的内径与 所述的铰接轴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转轴上横向固设有启闭杆或启闭板。所述启闭杆或启闭板还向上延伸设有卡扣钩,所述第二门体的右端和第三门体的 左端设有卡扣凸台。所述的轴瓦活动铰接机构包括相互匹配的转轴和轴瓦,转轴和轴瓦分别固设在转 动配合的两个门体上并在该两个门体之间形成转动配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门体的左侧边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二 门体的右侧边铰接在柜体上,这样就使得第一门体可以向左旋转开启、第二门体可以向右 旋转开启,非常适于向柜体内取、放小件及少量物品。第一、第二门体与柜体之间活动铰接, 当向柜体内取、放物品较多时也可以将第一、第二门体分别或单独从柜体上取下,非常适于 向柜体内取、放大件或较多的物品。第一门体的右侧边与第二门体的左侧边通过轴瓦活动 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这样第一门体就可以向右向上旋转并叠压在第二门体上,然后 随第二门体一同旋转开启或一同从柜体上取下。两个门体叠压在一起并可一同旋转,这样 不但方便了门体的多向开启,也减小了门体在开启时占用的空间面积,使门体不易遮挡使 用者向柜体内取放物品的取放路线,因此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地向柜体内取放物品。2.定位活动铰接机构的设置,便于门体与柜体之间的铰接、定位与分离。在门体扣合在柜体上之后,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相匹配所形成圆环状的铰接轴套将铰接轴扣合 在内,在门体与柜体之间形成铰接的同时也将门体定位在柜体上。3.第一铰接杆的上端固设有启闭杆或启闭板,便于使用者通过启闭杆或启闭板扳 动第一铰接杆,使之旋转后与第二铰接杆相分离或扣合,以实现门体与柜体(上的转轴)的 分离或扣合。4.卡扣钩和卡扣凸台的设置便于第一(四)门体叠压到第二(三)门体上时将两 门体卡钩在一起。5.轴瓦活动铰接机构包括相互匹配的转轴和轴瓦,当轴瓦和转轴相压接时即形成 铰接,当两扇分别固设轴瓦和转轴的门体上下分离时,转轴和轴瓦也很方便地脱离,这种活 动铰接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十分便于门体之间的铰接与分离。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门体多向开启的四门冷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门体多向开启的四门冷柜包括柜体和铰 接在柜体上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在柜体顶部左右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 三门体和第四门体,第一门体的左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四门 体的右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所述第一门体的右侧边与所述第二 门体的左侧边通过轴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三门体的右侧边与所述第四 门体的左侧边通过轴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门体的后侧边和所述第三 门体的后侧边皆铰接在柜体上。所述的定位活动铰接机构由设在柜体顶部的铰接轴以及设在门体外侧边上的活 动铰接装置组成,活动铰接装置包括转轴,转轴通过轴套设在门体上,转轴向下固设有第一 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下端呈半圆环状;所述轴套向下固设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的下 端呈半圆环状并与第一铰接杆的下端相匹配形成圆环状的铰接轴套,该铰接轴套的内径与 所述的铰接轴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转轴上横向固设有启闭杆或启闭板。所述启闭杆或启闭板还向上延伸设有卡扣钩,所述第二门体的右端和第三门体的 左端设有卡扣凸台。所述的轴瓦活动铰接机构包括相互匹配的转轴和轴瓦,转轴和轴瓦分别固设在转 动配合的两个门体上并在该两个门体之间形成转动配合。本技术的门体多向开启的四门冷柜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门体的左侧边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四门 体的右侧边铰接在柜体上,这样就使得第一门体可以向左旋转开启、第四门体可以向右旋 转开启,非常适于向柜体内取、放小件及少量物品。第一、第四门体与柜体之间活动铰接,当 向柜体内取、放物品较多时也可以将第一、第四门体分别或单独从柜体上取下,非常适于向 柜体内取、放大件或较多的物品。所述第一门体的右侧边与所述第二门体的左侧边通过轴 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三门体的右侧边与所述第四门体的左侧边通过轴 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门体的后侧边和所述第三门体的后侧边皆铰接 在柜体上,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门体可以叠压在第二门体上并随第二门体一起由前向后旋 转开启,也使第四门体可以叠压在第三门体上并随第三门体一起由前向后旋转开启。门体 可以两两叠压并旋转开启,不但方便了门体的多向开启,也减小了门体在开启时占用的空间面积,使之不易遮挡使用者向柜体内取放物品的取放路线,因此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地向 柜体内取放物品。2.定位活动铰接机构的设置,便于门体与柜体之间的铰接、定位与分离。在门体扣 合在柜体上之后,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相匹配所形成圆环状的铰接轴套将铰接轴扣合 在内,在门体与柜体之间形成铰接的同时也将门体定位在柜体上。3.第一铰接杆的上端固设有启闭杆或启闭板,便于使用者通过启闭杆或启闭板扳 动第一铰接杆,使之旋转后与第二铰接杆相分离或扣合,以实现门体与柜体(上的转轴)的 分离或扣合。4.卡扣钩和卡扣凸台的设置便于第一(四)门体叠压到第二(三)门体上时将两 门体卡钩在一起。5.轴瓦活动铰接机构包括相互匹配的转轴和轴瓦,当轴瓦和转轴相压接时即形成 铰接,当两扇分别固设轴瓦和转轴的门体上下分离时,转轴和轴瓦也很方便地脱离,这种活 动铰接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十分便于门体之间的铰接与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第一门体叠压到第二门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第一门体随同第二门体向上旋转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的第二门体单独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活动铰接装置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活动铰接装置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第一门体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中第二门体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中转轴和轴瓦铰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一中转轴和轴瓦相互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一门体叠压到第二门体上时实施例二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门体多向开启的双门冷柜,包括柜体和铰接在柜体上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在柜体顶部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的左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二门体的右侧边通过定位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柜体上;第一门体的右侧边与第二门体的左侧边通过轴瓦活动铰接机构活动铰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珂,李恒国,何世宗,杨捷,刘世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