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泽来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9599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包括一可伸缩杆,可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车梁连接,可伸缩杆中部设置有座位骨架,伸缩杆一端设置有靠背支架,其中座位骨架通过套入的圆管与可伸缩杆连接,座位骨架绕着可伸缩杆转动和移动,靠背支架通过设置在可伸缩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连接于可伸缩杆,靠背支架与可伸缩杆相交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圆孔成三角形端点的另两个圆孔,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通过固定装置与车梁固定,通过支撑杆与焊接在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定位装置连接实现座位骨架纵向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童座承载装置在横向和纵向均可调节,适用于各种车型,而且整个装置可以折叠,使用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附件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般V型梁自行车上安装儿童座椅均是在自行车座后的衣物架上,因儿童缺乏 安全意识,儿童坐在骑车人身后不利于照看,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前置的儿童 座椅,但是现有技术中在V型梁自行车上安装前置的儿童座椅由于结构过于简单, 一方面 座椅不能够适用于各种车型,针对不同的车型座椅需要重新设计,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现 有座椅不能折叠,不利用携带,增加了运输成本,再者,儿童乘坐不舒适,而且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横向和纵向均可调节,适用于各种 车型,而且整个装置可以折叠,使用非常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包括一可伸縮杆,可伸縮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车梁连接,可伸縮杆中部设置有座位骨架,伸縮杆一端设置有靠背支架,其中座位骨架通过套入的圆管与可伸縮杆连接,座位骨架绕着可伸縮杆转动和移动,靠背支架通过设置在可伸縮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连接于可伸縮杆,靠背支架与可伸縮杆交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圆孔成三角形端点的另两个圆孔,通过设置在圆孔中的插销实现靠背支架与可伸縮杆相对位置固定,伸縮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有定位孔,该定位孔与所述设置在可伸縮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实现座位骨架在伸縮杆上的位置固定,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通过固定装置与车梁固定,通过支撑杆与焊接在伸縮杆的另一端的定位装置连接实现座位骨架纵向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设置在靠背支架上的围栏,围栏通过固定销与靠背支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围栏通过固定销与设置在座位骨架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縮杆与车梁连接的连接装置为一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车梁固定的固定装置由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套孔以及与套 孔连接的夹具组成,套孔与夹具之间通过设置有螺纹的横销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体的下端点车有罗牙,旋入夹具内,实现支撑杆的竖直位置 固定,并依靠罗牙旋转,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 通过连接于车梁的可伸縮杆以及连接与车梁带有支罗牙撑杆,本技术所示的 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在横向和纵向均可调节,满足了不同车型的需要,另外座位骨架通 过套入的圆管与可伸縮杆连接,座位骨架绕着可伸縮杆转动和移动,整个装置可以折叠,使 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骨架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座椅骨架俯视图; 图4为图1所述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中支撑杆与车梁固定的固定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施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示意图;本技术的 座椅lll,安装于可伸縮杆1的座位骨架13上,座位骨架13与可伸縮杆1的连接为通过套 入杆体的圆管12,并可实现座位叠合时座位骨架13的转动,可伸縮杆体1通过夹具11及罗 丝与车体连接,如图2所示,可伸縮杆1还可以通过套接大管l',可伸縮杆1在横向的距离 可调节,故可区配不同V型梁车的空间距离。围栏立柱3安装于座位骨架13的后方,在拔 出围栏34后,可打开及闭合。 请参考图3,座椅骨架13前方焊接定位孔14,与座椅骨架13后方的立柱固定孔31 结合,实现座位骨架在伸縮杆上的位置固定,定位孔内垂直方向插入支撑杆2,实现支撑杆 的位置固定。 请参考图4,图4为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中支撑杆与车梁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 装置由设置在支撑杆2上的套孔22以及与套孔连接的夹具21组成,套孔22与夹具21之 间通过设置有螺纹的横销23固定,横销23可兼做脚蹬。支撑杆2的下端点车有罗牙,旋入 夹具21内,实现支撑杆的竖直位置固定,并依靠罗牙旋转,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以适 应座椅lll的水平放置。 伸縮杆1上座位骨架13的后方钻一圆孔31,以装入两根围栏立柱3,围栏立柱3 与伸縮杆体相交部分选取另两点32,利用三角形三个端点确定位置相对固定原理,实现围 栏立柱3与伸縮杆体1的相对位置固定(直角或近似贴合),竖直位置时装上围栏34后可 充当座椅围栏,贴合时縮减体积利于骑行。 藉由以上元件,当使用者欲托带孩童时,先打开座位骨架13,转运支撑杆2并套入 座位骨架上的圆孔15内,并竖直围栏立柱3,在32位置插入定固定销,装上围栏34,使整套 装置处于打开位置,即可供孩童乘坐;当使用者独自骑行时,从32位置拨出定位销,从圆孔 15位置拨出支撑杆固定点32,转动支撑杆2使水平部位贴合杆体l,放下座椅111,拔出围 栏34,转动围栏立柱3贴合伸縮杆体1,并将围栏34套入整套装置上,即可收起全部装置。 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本实 用新型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 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伸缩杆,可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车梁连接,可伸缩杆中部设置有座位骨架,伸缩杆一端设置有靠背支架,其中座位骨架通过套入的圆管与可伸缩杆连接,座位骨架绕着可伸缩杆转动和移动,靠背支架通过设置在可伸缩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连接于可伸缩杆,靠背支架与可伸缩杆相交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圆孔成三角形端点的另两个圆孔,通过设置在圆孔中的插销实现靠背支架与可伸缩杆相对位置固定,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的定位孔,该定位孔与所述设置在可伸缩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实现座位骨架在伸缩杆上的位置固定,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通过固定装置与车梁固定,通过支撑杆与焊接在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定位装置连接实现座位骨架纵向位置固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设置在靠 背支架上的围栏,围栏通过固定销与靠背支架固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通过固定销 与设置在座位骨架座位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縮杆与车梁 连接的连接装置为一夹具。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车梁固 定的固定装置由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套孔以及与套孔连接的夹具组成,套孔与夹具之间通过 设置有螺纹的横销固定。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縮杆的伸縮 方式为大管内套小管,大管、小管相对位置可调节。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体的下端 点车有罗牙,旋入夹具内,实现支撑杆的竖直位置固定,并依靠罗牙旋转,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包括一可伸缩杆,可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车梁连接,可伸缩杆中部设置有座位骨架,伸缩杆一端设置有靠背支架,其中座位骨架通过套入的圆管与可伸缩杆连接,座位骨架绕着可伸缩杆转动和移动,靠背支架通过设置在可伸缩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连接于可伸缩杆,靠背支架与可伸缩杆相交部分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伸缩杆,可伸缩杆通过连接装置与车梁连接,可伸缩杆中部设置有座位骨架,伸缩杆一端设置有靠背支架,其中座位骨架通过套入的圆管与可伸缩杆连接,座位骨架绕着可伸缩杆转动和移动,靠背支架通过设置在可伸缩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连接于可伸缩杆,靠背支架与可伸缩杆相交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圆孔成三角形端点的另两个圆孔,通过设置在圆孔中的插销实现靠背支架与可伸缩杆相对位置固定,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的定位孔,该定位孔与所述设置在可伸缩杆上靠近座位骨架后方的圆孔实现座位骨架在伸缩杆上的位置固定,所述的自行车前童座承载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通过固定装置与车梁固定,通过支撑杆与焊接在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定位装置连接实现座位骨架纵向位置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泽来陈尧尧宋宸章
申请(专利权)人:宋泽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