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846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良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机构、多个单极单元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每个单极单元内包括灭弧室、静触头以及动触头模块,动触头模块包括动触头和转子,多个单极单元并排构成一个多极断路器,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动触头模块中的各转子联接在一起,并且与操作机构相连接,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手柄杠杆、和下连杆,手柄杠杆的一端枢置在机构侧板的定位轴上,手柄杠杆的另端与操作手柄构成为固定连接,特点是:在手柄杠杆的一端上延设有一用于与连接机构相接触的第一臂和一用于与机构侧板的定位轴相配合的第二臂。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防止由于操作手柄的误指示而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触电事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断点塑壳断路器,是对现有旋转式双断点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 的结构改良,属于低压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主要包括操作机构、多个单极单元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 每个单极单元内包括灭弧室、静触头以及动触头模块,动触头模块包括动触头和用于容纳动触头的转子,多个单极单元并排构成一个多极断路器,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动触头模块 中的各转子联接在一起,以使转子同时运动,并且与操作机构相连接,可实现动触头与静 触头的分与合操作,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手柄杠杆、和用于与连接机构配合的下连杆, 手柄杠杆的一端转动地枢置在机构侧板的定位轴上,手柄杠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构成为 固定连接。上述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与传统的塑壳断路器类似,在指示电气信号时存在三个 状态,即接通、断开和脱扣。当断路器操作手柄从接通位置推向分断位置,对应的触头系 统由闭合转为断开并保持一定的开距;当手柄处于分断位置时,作业人员认为电路是断开 的,可进行下级的维护工作。其存在的问题是有时候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异常情况下会发 生熔焊,此时当操作手柄使断路器分断时,即使手柄到达断开位置,但动触头和静触头仍 然是闭合的,电路没有断开,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作业人员误认为电路已断开,是安全 的,而进行维修作业,这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它不仅结构简单、安 装方便,而且在动静触点发生熔焊的状况下,能确保操作手柄无法推到分断位置,避免了 由于操作手柄的误指示而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结构改良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包括操作机 构、多个单极单元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每个单极单元内包括灭弧室、静触头以及动触头 模块,动触头模块包括动触头和用于容纳动触头的转子,多个单极单元并排构成一个多极 断路器,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动触头模块中的各转子联接在一起,以使转子同时运动,并 且与操作机构相连接,可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与合操作,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手柄杠杆、和用于与连接机构配合的下连杆,手柄杠杆的一端转动地枢置在机构侧板的定位 轴上,手柄杠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构成为固定连接,其特点是在所述的手柄杠杆用于 与定位轴枢接的一端上延设有一第一臂和一第二臂,所述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位于定位 轴的两侧,在动静触头发生熔焊连接的情况下,操作手柄从合闸位置向断开位置方向移动 时,所述的第一臂用于与所述的连接机构相接触而阻止手柄到达断开位置,所述的第二臂 用于与机构侧板的定位轴实现卡位而可避免手柄杠杆绕其第一臂与上述连接机构接触部位为支点继续转动到分断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两根穿过动触头模块中 的各转子的第一通轴和第二通轴,在各转子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 孔,所述的第一通轴穿过各转子的第一通孔且与手柄杠杆的第一臂相接触而阻止手柄到达 分断位置;所述的第二通轴穿过各转子的第二通孔且与操作机构的下连杆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通轴、第二通轴 和用于连接第一通轴和第二通轴的多个连接片,在各转子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一 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轴穿过各转子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通轴穿过各转子的 第二通孔且与操作机构的下连杆连接;所述的连接片位于操作机构的两侧,用于与手柄杠 杆的第一臂相接触而阻止手柄到达分断位置,在连接片上至少具有两个用于供第一通轴、 以及第二通轴穿过的通孔。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一连接片、第一联动 轴和第二联动轴,该连接机构有两个,位于操作机构的两侧,分别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转 子,每一连接机构中的连接片上至少具有两个通孔,第一联动轴穿过连接片上的一个通孔 后,其一端连接至相邻两极的其中一个转子上、另一端连接至相邻两极的另外一个转子上, 第二联动轴穿过连接片上的另一个通孔后,其一端连接至相邻两极的其中一个转子上,另 一端穿过操作机构的下连杆后连接至相邻两极的另外一个转子上,所述的连接片与手柄杠 杆的第一臂相接触而阻止手柄到达分断位置。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一连接块,该连接机 构有两个,位于操作机构的两侧,分别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转子,每一连接机构中的连接 块两侧具有卡合部位,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转子,所述的转子上具有对应的卡合部位;所 述的连接块上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操作机构下连杆的凹槽和一个用于供一短轴穿过而 将操作机构下连杆枢接在连接块上的通孔,所述的连接块上另外具有一凸台,该凸台与手5柄杠杆的第一臂相接触而阻止手柄到达分断位置。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优点之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优点之 二、由于在所述的手柄杠杆上延设有一第一臂和一第二臂,在动静触头发生熔焊的情况下, 手柄从合闸位置向断开位置方向移动时,手柄杠杆的第一臂与所述连接机构相接触,阻止 手柄到达断开位置;所述的第二臂与机构侧板定位轴卡位,可避免手柄杠杆绕其第一臂与 上述连接机构接触部位为支点继续转动到分断位置,因此,能有效防止由于操作手柄的误 指示而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触电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手柄杠杆立体结构简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触点在熔焊状态时手柄杠杆与连接机构接触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断路器合闸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断路器分断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触点在熔焊状态时手柄杠杆与连接机构接触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断路器合闸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断路器分断位置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连接机构结构爆炸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连接机构结构爆炸图。图中l.定位轴;2.操作手柄;3.手柄杠杆、31.第一臂、32.第二臂、33.安装孔;4.机 构侧板;5.第一通轴;6.第二通轴;7.下连杆;8.动触头模块、81.动触头、82.转子、82a. 第一转子、82b,第二转子、821.凹陷卡合部;9.静触头;IO.连接片、lOa.第二通孔、10b. 第一通孔;12.第一联动轴;13.第二连动轴;14.连接块、14a.凸起卡合部、14b.凹槽、14c.通孔;14d.凸台;15.短轴。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申请人对各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技术,并且使本技术的 积极效果更加体现,但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所限制。本技术一种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主要包括操作机构、多个单极单元和至少一个 连接机构,每个单极单元内包括灭弧室、静触头9以及动触头模块8,动触头模块8包括 动触头81和用于容纳动触头81的转子,多个单极单元并排构成一个多极断路器,至少一 个连接机构将动触头模块8中的各转子联接在一起,以使转子同时运动,并且与操作机构 相连接,可实现动触头81与静触头9的分与合操作,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2、手柄杠杆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多个单极单元和至少一个连接机构,每个单极单元内包括灭弧室、静触头以及动触头模块,动触头模块包括动触头和用于容纳动触头的转子,多个单极单元并排构成一个多极断路器,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动触头模块中的各转子联接在一起,以使转子同时运动,并且与操作机构相连接,可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与合操作,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手柄杠杆、和用于与连接机构配合的下连杆,手柄杠杆的一端转动地枢置在机构侧板的定位轴上,手柄杠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构成为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手柄杠杆用于与定位轴枢接的一端上延设有一第一臂和一第二臂,所述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位于定位轴的两侧,在动静触头发生熔焊连接的情况下,操作手柄从合闸位置向断开位置方向移动时,所述的第一臂用于与所述的连接机构相接触而阻止手柄到达断开位置,所述的第二臂用于与机构侧板的定位轴实现卡位而可避免手柄杠杆绕其第一臂与上述连接机构接触部位为支点继续转动到分断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青刘洪武谢心意王铖管瑞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