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保健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785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保健鞋,它包括鞋上部和鞋底,鞋底的上表面 设置凹槽,脚前掌处的凹槽表面设有凸起的按摩柱,按摩柱的中心开设有盲 孔,脚后跟处的凹槽设有凸柱,该凸柱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有封盖。本实 用新型具有对脚部按摩效果好,减少足部疲劳,抑制细菌繁殖,防止臭气产 生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鞋类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按摩、减震、透气于 一体的保健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人们在行走时,人体的重量都支撑在脚上。据专家统计, 一般人每天平均要走6500步,而每天走出一步, 脚所承受的压力是身体的两倍多,若是以60公斤的体重来计算,每走出一步 须承受约承受100公斤的碰撞压力,如此计算双脚每天要承受650吨的压力。 人体结构医学证实,以上压力所产生的尖锐震荡令传往膝关节、腰部、梗锥、 大脑及心脏、或整体躯干的伤害。据脚部医学专家的研究,双脚本来有一层 脂肪层作为天然避震,但又缺乏后天的保养。过劳、过重和环境的影响以致 老化,令这个天然避震系统失效。目前,市面上的鞋,在使用时,足部受力不均匀,行走时间长容易引起 足部疲劳,虽然都有按摩柱,但由于按摩柱较硬,对脚底的刺激太强,产生 不适感;而且,由于不合理的结构,如果长时间着鞋,容易产生臭气,致使 脚部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按摩效果 好,能减轻足部疲劳,鞋内通气性好的保健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这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保健鞋,它包括鞋上部和鞋底,鞋底的上表面设置凹槽,所3述脚前掌处的凹槽表面设有凸起的按摩柱,所述按摩柱的中心开设有盲孔, 所述脚后跟处的凹槽设有凸柱,该凸柱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凸台。所述脚后跟处的凹槽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弹簧为圆形、弧形、三角形、方形、多边形弹簧的一个或两个以上 的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凹槽表面的按摩柱的中间开设的盲孔,降低了按 摩柱的硬度,以产生对脚底进行柔性的按摩;其次,脚后跟处的弹簧,给行 走时提供辅助力,并且能起缓冲作用,减少足部疲劳;另外,凹槽侧壁的透 气孔,具有通风作用,以抑制细菌繁殖,防止臭气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保健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保健鞋的鞋底平面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保健鞋鞋底的脚后跟部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鞋上部1和鞋底2组成。如图2所示,鞋底的上表面设置凹槽3,凹槽3的脚前掌处表面设有凸 起的按摩柱4,按摩柱4起到按摩脚底的作用。为了减少按摩柱4的硬度, 减轻对脚底的刺激强度,在按摩柱4的中心开设有盲孔5。如图3所示,凹槽3的脚后跟处设有凸柱6,凸柱6放置有弹簧7,弹簧 套7接有封盖8。在结构的好处在于,人行走时,弹簧能提供辅助力和减震 功能,减轻足部疲劳。封盖8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凸台9。凹槽3的脚后跟处 侧壁开设有透气孔10,给鞋内部带来新鲜空气,有利于排出汗液,防止产生 臭气。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 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 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许多形式,这 些无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保健鞋,它包括鞋上部和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的上表面设置凹槽,所述脚前掌处的凹槽表面设有凸起的按摩柱,所述按摩柱的中心开设有盲孔,所述脚后跟处的凹槽设有凸柱,该凸柱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有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保健鞋,它包括鞋上部和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的上表面设置凹槽,所述脚前掌处的凹槽表面设有凸起的按摩柱,所述按摩柱的中心开设有盲孔,所述脚后跟处的凹槽设有凸柱,该凸柱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有封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鞋,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珍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犀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