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冷压条旋切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135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对辊冷压条旋切造粒机,它包括机座、冷压成型机构、动力机构、切粒机构和料斗。冷压成型机构的对辊上开有若干条环槽,粉料经对辊冷轧压成料条,通过机座下方切粒机构切断成所需长度的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简化造粒机制造工艺,降低制造和维修成本,装配调整容易,生产效率高,还可制造圆柱形颗粒,同时也是粉料造粒领域的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所造颗粒强度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造粒机。(*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都需将生产的细微粉末物料,经过一定手段使其聚集成粗大颗粒,以改善最终产品的可用性能。目前,现代工业常用的造粒方法有团粒法、挤压法和滚压法三种(《粉体工程手册》,美M·E·Fayed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8)。团粒法是一种较古老的造粒方法,其机理是在粉料中加入水和粘结剂,采用倾斜圆盘或转鼓造粒机,使粉料在滚转过程中与水和粘结剂结合,形成液体架桥、粘结剂架桥及吸附层而自然团聚成粒,然后干燥和加热硬化。团粒法所得颗粒大小不等,结合强度也不高,常小于8牛顿,加之需加热烘干,故工艺复杂、能耗高、投资大。挤压法的造粒机理与团粒法类似,也是需要在粉料中加入水和粘结剂,利用粉料与水和粘结剂间形成的液体架桥、粘结剂架桥及吸附层面集合成粒所不同的是需对在往复挤压机、螺旋挤压机、轮碾挤压机模孔或模槽内的粉料施加一定压力。由于粉料在模孔中所受压力较小,粉料间难以形成紧密镶嵌的固体架桥,故结合强度仍然不高,也常小于8牛顿;再加上粉料对碾轮和模壁间摩擦阻力大,造粒时需要较大动力,不仅能耗大,温升也高,容易引起碳酸氢铵等物料的分解;此外造粒后,常需冷却才能包装,造粒过程常堵塞模孔,维护较麻烦。滚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辊冷压条旋切造粒机,包括机座、冷压成形机构、动力机构、料斗(36),机座由底座(1)、联接支撑座(2)和调整块(3)构成,由辊筒(4、5)、轴(7、8)、轴承(9)、轴承座(10)、齿轮(12)和锁紧螺母(14)组成的冷压成形机构安装在机座一侧联接支撑座(2)的台面上,该台面中部开有孔口;辊筒(4、5)为二个,分别套装在平行安装的主动轴(7)和从动轴(8)上,由锁紧螺母(14)固定,主动轴(7)一端通过联轴器(11)与另一侧的动力机构相连,另一端通过轴端齿轮(12)啮合与从动轴(8)相连;动力机构由电机(22)、减速器(23)、皮带(24)、皮带轮(25)构成,其中减速器(23)安装在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济永杨贻程茂川宿泽君严光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技大学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