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须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589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片,包括基材板及光伏电池片,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分布于所述基材板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的基材板为方形折成的具有阴阳槽或单阴槽或单阳槽形状的板,其上下表面分别具有一凸面及一凹面或单凸面或单凹面,在所述上表面的凸面或凹面上,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光伏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光伏电池片设于所述凹槽内,且被一层钢化玻璃或透明TPT或透明薄膜覆盖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光伏瓦片是在上凸面或下凹面的平面排布高效电池片,这样既增加安装电池片的面积,又使电池片接受最理想的阳光辐射角,能增加光伏瓦片发电功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 伏瓦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瓦片,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20238178.X中公开的一种太阳能 屋顶瓦片组件,由表层、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太阳能电池层、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 物层和背板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排布,封装构成,所述表层为黑色聚氟乙烯复合膜,背板 层为高强度低铁钢化玻璃。该瓦为平面结构,不好铺设,且无接线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20203250. 5中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砖瓦,它由表面块、太 阳能硅片和底座组成,底座内开有固定槽,底座底面为凹凸面,底座四周设有边锁柱,其中 两个正对面的边锁柱上都开有通气孔和接线孔,通气孔通过柱塞密封,表面块通过结构胶 贴在底座上,太阳能硅片置于固定槽中,太阳能硅片上的接线头和分别插入两个接线孔之 中,弹簧接口两端分别插入两块所述太阳能砖瓦的接线孔之中,并且与接线头保持连通,以 实现太阳能砖瓦之间的连通。该瓦也为平面结构。综上,现有的太阳能瓦片多为平面结构,不利于铺设及充分利用太阳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 伏瓦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片,包括基材板及光伏电池片,所述的光伏电池片 分布于所述基材板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的基材板为方形折成的具有阴阳槽形状的板,其上 下表面分别具有一凸面或一凹面,在所述上表面的凸面或凹面上,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 定光伏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光伏电池片设于所述凹槽内,且被一层钢化玻璃或透明TPT 或透明薄膜覆盖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基材板为陶瓷或铝塑板或石头或水泥 或纤维或塑料及其他建筑材料等材质制作。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阴阳槽,其斜面和底面的夹角为 100° 160°。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阴阳槽,其斜面和底面的夹角为 135°。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材板的上表面的位于凹槽外的一端 及下表面位于凹槽外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用于放置连接器和旁路二极管的接线槽。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阴阳槽瓦的基材板凸面或凹面之间的 斜面处,设有连通接线槽的沟槽。3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基材板的每个凹槽两端,各设有一 个用于灌胶排气和金属连接件通过的小孔,该小孔连通凹槽和沟槽。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光伏电池片为晶体硅电池片或非晶硅 电池片或铜铟镓硒电池片或纳米电池片或薄膜电池片或其它化学物质太阳能电池片。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片,包括配合使用的阴槽瓦和阳槽瓦两部分,每个 阴槽瓦或阳槽瓦包括基材板及光伏电池片,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分布于所述基材板的上表 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阴槽瓦中,所述的基材板为方形折成的具有单阴槽形状的板,在 上表面的凹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光伏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光伏电池片设于所述 凹槽内,且被一层钢化玻璃覆盖固定;在所述的阳槽瓦中,所述的基材板为方形折成的具有 单阳槽形状的板,在上表面的凸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光伏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光 伏电池片设于所述凹槽内,且被一层钢化玻璃或透明TPT或透明薄膜覆盖固定。从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中的设计有凹槽及小 孔等结构,可以采用灌胶(或封装)工艺,是在敞开空间中进行自由灌胶(或封装),避免瓦 片的尺寸和形状等层压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本技术中电池组件和瓦片做到真正意 义的一体化结构。通过瓦片下沉式槽体和玻璃的灌胶、封装、密封、结构胶的固化等工艺,使 光伏组件结构和瓦片浑然一体,这与传统上普通组件通过支撑方式安装在屋顶的结构是完 全不同的,从安装方式、难易程度、建筑美观都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本技术设计的光 伏瓦片是在上凸面或下凹面的平面排布高效电池片,这样既增加安装电池的面积,又使电 池接受最理想的阳光辐射角,能增加光伏瓦片发电功率。这与有的采用薄膜电池与曲面瓦 片结合的太阳能瓦片结构方式不同。第四、本技术对瓦片的结构进行特殊的电气连接 设计。单体瓦片的上凸面和下凹面通过沟槽连接、瓦片与瓦片之间通过接线槽连接,这样的 结构使屋顶光伏系统瓦片施工和电气连接,变得简单方便。第五、本技术中瓦片中的光 伏电池可以是晶体硅,也可能是其他的非晶硅电池片或铜铟镓硒电池片或纳米电池片或薄 膜电池片或其它化学物质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特殊的灌胶(或封装)工艺,成为一体化的新 型建筑瓦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光伏瓦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光伏瓦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光伏瓦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光伏瓦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 图3,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片,包括基材板1及光伏电池片2, 基材板1为陶瓷制成,光伏电池片2为晶体硅电池片。该光伏电池片2分布于所述基材板 1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的基材板为方形折成的具有阴阳槽形状的板,其上下表面分别具有一凸面或一凹面,在所述上表面的凸面或凹面上,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光伏电池片的凹 槽11 ;所述的光伏电池片2设于所述凹槽11内,且被一层钢化玻璃(或透明TPT或透明薄 膜)4覆盖固定。该钢化玻璃(或透明TPT或透明薄膜)3和基材凹槽11之间通过灌胶或 封装工艺形成的EVA3粘结。该阴阳槽斜面和底面的夹角(见图3A处)为135°,使电池片接受最理想的阳光 辐射角,能增加光伏瓦片发电功率。在所述基材板的上表面的位于凹槽外的一端及位于凹槽外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用 于放置连接器和旁路二极管的接线槽12。前述基材板1凸面或凹面之间的斜面处,设有连 通接线槽的沟槽14。沟槽内放置连接件5。前述基材板的凸面或凹面的凹槽两端,各设有 一个用于灌胶排气和金属连接件通过的小孔13,该小孔连通凹槽11和沟槽14。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 伏瓦片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带凹槽的阴槽瓦10及带凸面的阳槽瓦20,使用时,该阴槽瓦10 和阳槽瓦20分别通过斜面101及201搭接配合使用。实施例3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基材板1为铝塑板,光伏电池片为非晶 硅电池片。实施例4与实施例2类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基材板1为纤维制作,光伏电池片为非 晶硅电池片。本技术的制作方法如下1)、准备光伏电池晶体太阳能电池经过激光划片、电性能分选后,按照组件的设 计性能参数进行单焊、串焊和汇辉,汇焊后的电池进行电性能和外观检测;非晶硅电池经过 电池切割、扫边、焊接、封装后,成为一块双层玻璃组件。2)、准备瓦片,清洗好上凸面或下凹面的槽体。晶体硅电池的工艺再铺设经过汇 焊后的电池片,盖上超白钢化玻璃,四周打上密封胶和结构胶,经放置自然固化;非晶硅玻 璃组件的工艺盖上非晶硅玻璃组件,四周打上密封胶和结构胶,经放置自然固化;3)、经过1 1配比的双组分灌封胶,通过专用灌胶机进行灌胶、真空排泡,最后再 固化炉里经过烘烤处理。4)、在接线槽里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瓦片,包括基材板及光伏电池片,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分布于所述基材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板为方形折成的具有阴阳槽形状的板,其上下表面分别具有一凸面或一凹面,在所述上表面的凸面或凹面上,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光伏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光伏电池片设于所述凹槽内,且被一层钢化玻璃或透明TPT或透明薄膜覆盖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须黄旱雨林时跃李彦霖林焕彬董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