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镇南专利>正文

一种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923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针,包括顶针本体,所述顶针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台和凸台,所述梯台的高度低于顶针本体,所述顶针本体内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性能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顶针
技术介绍
现有的顶针都没有设置梯台,这样的话就很难将顶针插入到铜管内,并且容易顶 伤或顶破铜管,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可靠,性能不稳定,尺寸不精确,同时,因为顶针内没 有设置通孔,也就不能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铜管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 低、且性能稳定可靠的顶针。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针,包括顶针本体,所述顶针 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台和凸台,所述梯台的高度低于顶针本体,所述顶针本体内设置 有通孑L。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梯台的顶部为圆弧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顶针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台和凸台,这样, 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很方便的将顶针插入铜管内,且不会对铜管壁造成损害,又能 方便对顶针进行密封和固定,另外,顶针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可以方便的水或其他液体注入 到铜管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顶针,包括顶针本体1,所述顶针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 有梯台2和凸台3,所述梯台2的高度低于顶针本体1,所述顶针本体1内设置有通孔4。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梯台2的顶部为圆弧状。权利要求一种顶针,包括顶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台(2)和凸台(3),所述梯台(2)的高度低于顶针本体(1),所述顶针本体(1)内设置有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台(2)的顶部为圆弧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针,包括顶针本体,所述顶针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台和凸台,所述梯台的高度低于顶针本体,所述顶针本体内设置有通孔;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性能稳定可靠。文档编号B21D37/00GK201625708SQ201020125480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镇南 申请人:李镇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针,包括顶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梯台(2)和凸台(3),所述梯台(2)的高度低于顶针本体(1),所述顶针本体(1)内设置有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镇南
申请(专利权)人:李镇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