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阀单缸型高效潜孔冲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326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阀单缸型高效潜孔冲击器,包括前、后接头、逆止阀和钻头,后接头内设有后接头中空孔道,缸体内设有活塞,配气杆与活塞相配合,配气杆与进气座为一体化结构;活塞与导向套相配合;活塞内设有供气室;活塞两端分别设有前气室和后气室;前气室与活塞与缸体环形槽之间的通道相通;前气室与钻头的中心孔相通;活塞上设有与供气室相通的第二排气孔;活塞表面面设有气槽,气槽与活塞上的第一排气孔相通。本配气杆和进气座合为一体,结构简单并能和后接头实现弹性连接,减小振动;系统气路通畅、无折返式气路,提高气动效率,减小气压损失;活塞结构合理,加工效率高,无需深孔磨削;活塞上孔道少,无折返孔道,活塞寿命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阀单缸型高效潜孔冲击器,包括后接头(1)、逆止阀(2)、前接头(14)和与前接头(14)连接的钻头(15),其特征在于:后接头(1)内设有后接头中空孔道(6),缸体(7)内设有活塞(9),配气杆(13)与活塞(9)相配合,配气杆(13)与进气座(18)为一体化结构;配气杆(13)的配气杆孔道(19)与进气座(18)上的进气座孔(20)相通,活塞(9)与导向套(16)相配合;活塞(9)内设有供气室(12);活塞(9)两端分别设有前气室(3)和后气室(4);前气室(3)与活塞(9)与缸体(7)环形槽之间的通道(21)相通;前气室(3)与钻头(15)的中心孔(5)相通;活塞(9)上设有第二排气孔(8),第二排气孔(8)与供气室(12)相通;活塞(9)表面设有气槽(10),气槽(10)与活塞(9)上的第一排气孔(1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康强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五环钻机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