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4395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条机中的圈条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圈条盘应当与成型棉条间的摩擦小,棉条质量高,还可自动除掉部分棉条杂质。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本体为圆形、片状,本体的边缘制有穿通两端面的面条出口;其特征在于圈条盘的盘面上制有一具有一定宽度、深度和螺距的矩形或梯形涡状线凹槽,该涡状线凹槽自圈条盘的转动轴心延伸至盘面的边缘;该涡状线凹槽制成正旋或反旋。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宽为3-40mm。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深为3-40mm。(*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并条机中的重要部件,尤其是一种能够减少盘面与棉条筒内 成品棉条的摩擦,减少筒内成品棉条毛羽的产生并可自动清除部分杂质的圈条盘。
技术介绍
常规并条机的圈条盘水平、可转动地定位在并条机机架上,其下方是存放成型棉 条的可转动的棉条筒(绕其轴线的转动方向如箭头1所示);圈条盘的面向棉条筒的盘面 形状为完整的光洁平面。圈条盘旋转工作时,定位在棉条筒2底部的弹簧6对连续进入并 盘绕在棉条筒内的成型棉条5施加向上的顶压力,使得从圈条盘的棉条出口连续入筒的成 型棉条与圈条盘的盘面产生摩擦(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7表示圈条盘围绕轴心线的旋转 方向);由于盘面与已入筒的成型棉条间摩擦面积大,棉条容易产生更多毛羽,进而明显影 响产品质量。随着机器速度的显著提高以及对棉条质量的更高要求,此种圈条盘结构显然 具有改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并条机圈 条盘的改进,该圈条盘应当与成型棉条间的摩擦小,棉条质量高,还可自动除掉部分棉条杂 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本体为圆形、片状,本体的边缘制有穿通两端面的面 条出口 ;其特征在于圈条盘的盘面上制有一具有一定宽度、深度和螺距的矩形或梯形涡状 线凹槽,该涡状线凹槽自圈条盘的转动轴心延伸至盘面的边缘;该涡状线凹槽制成正旋或 反旋。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宽为3_40mm。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深为3_4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在圈条盘盘面上加工出涡状线凹槽,减少了盘 面与已入筒的成型棉条间的压力摩擦面积,因而也减少了毛羽的产生,提高了成型棉条品 质。2)与圈条盘盘面接触的棉条表面上的残存碎屑、棉壳等杂质,从圈条盘盘面的涡状线凹 槽内,通过圈条盘的旋转运动部分被排除,提高了成条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涡状线凹槽对杂质受力状态示意图。图5是涡状线凹槽的横截面示意图。3图中标号说明1-棉条筒绕轴线转动方向;2-棉条筒;3-棉条出口 ;4-托棉盖; 5_成品棉条;6-弹簧;7-盘面旋转方向;8-圈条盘的本体;9-涡状线凹槽;10-杂质;11-凹 槽对杂质的挤推力Fl ;12-杂质相对外移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实例新型提供的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结构可从图1看到,其本体8为圆形、片 状,盘面上通过加工形成正向或反向涡状线凹槽9,边缘制有穿通两端面的面条出口 3 ;图3 的涡状线凹槽剖视图中可知B为槽宽,H为槽深。一般的,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宽优选为 3-40mm ;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深优选为3_40mm。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可从图2看到,因为在盘面上加工出涡状线凹槽9,减少了 盘面与已入筒的成型棉条5间的压力摩擦面积,单位时间内减少了对棉条的摩擦次数,有 效减少了毛羽的产生。由图4可见,在涡状线凹槽9处附着在棉条上的浮动杂质10,在图示旋转方向7 时,杂质10受到涡状线凹槽9内侧挤推力F1,并在涡状线凹槽9的旋转带动下向外缘逐渐 排出槽外被清除。权利要求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本体(8)为圆形、片状,本体的边缘制有穿通两端面的面条出口(3);其特征在于圈条盘的盘面上制有一具有一定宽度、深度和螺距的矩形或梯形涡状线凹槽(9),该涡状线凹槽自圈条盘的转动轴心延伸至盘面的边缘;该涡状线凹槽制成正旋或反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状线凹槽(9) 的槽宽为3-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状线凹槽 (9)的槽深为3_4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并条机中的圈条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圈条盘应当与成型棉条间的摩擦小,棉条质量高,还可自动除掉部分棉条杂质。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本体为圆形、片状,本体的边缘制有穿通两端面的面条出口;其特征在于圈条盘的盘面上制有一具有一定宽度、深度和螺距的矩形或梯形涡状线凹槽,该涡状线凹槽自圈条盘的转动轴心延伸至盘面的边缘;该涡状线凹槽制成正旋或反旋。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宽为3-40mm。所述涡状线凹槽的槽深为3-40mm。文档编号D01H11/00GK201627031SQ201020120849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郭昆盛 申请人:杭州东夏纺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并条机涡状线盘面圈条盘,其本体(8)为圆形、片状,本体的边缘制有穿通两端面的面条出口(3);其特征在于圈条盘的盘面上制有一具有一定宽度、深度和螺距的矩形或梯形涡状线凹槽(9),该涡状线凹槽自圈条盘的转动轴心延伸至盘面的边缘;该涡状线凹槽制成正旋或反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昆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夏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