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泽山专利>正文

一种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346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包括保温层及在保温层内设置的集热板,集热板包含吸热片、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多个两端分别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连接的并排布置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与吸热片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一端大于另一端,中间设有渐变的直径,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大端设置有与水箱相接的开口;各吸热管的内径不大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无需采用电控,方便生产、安装,可有效克服低温条件下吸热管或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因管内存水而冻裂的现象,可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特别是抗冻型太阳 能平板集热器。
技术介绍
至今用于冬季的太阳能热水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集热板中的水在无阳光且环境温度在or以下的情况下结冰膨胀,将集热板上的吸热管及上下集热管冻裂。为克服以上问题,目前普遍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防冻液双循环法即在集热板中放有ox:以下不冻结的防冻液,防冻液在集热板中受热后,通过换热器将水箱内的水加热。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集热效率低。2,排空法即当集热板中的水达到ox:以下时将集热板中的水排空,从而避免集热板冻结的问题,这种方法须许多电控部分,成本高且不可靠。3,弹性 法集热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从而避免冻坏集热器,这种方法成本高寿命 短,无法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生产成本低、无需采用电控的抗冻型太阳 能平板集热器。本技术包括保温层及在保温层内设置的集热板;所述集热板包含吸 热片、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多个两端分别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连接 的并排布置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与吸热片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一端大于另一端,中间设有渐变的直径,上集热管和下 集热管的大端设置有与水箱相接的开口;各吸热管的内径不大于上集热管和 下集热管的小端的内径。本技术利用了有序冻结原理,这种集热器中的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 管径较大的一端分别与保温水箱的循环管连接。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集热器内集热板内充满水。当运行环境在(TC以下时,水循环停止,各 个管道内的水同时开始冻结,由于各吸热管的内管径最小且附有吸热片,其 散热最快,所以首先冻结,冻结后的水排入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内,又由于 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一头小一头大,在冻结时由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的管径 最小端最先冻结,冻结后的水排入与之连接下一个管径较大的上循环管和下 循环管内,遵循有序冻结的原理,集热管内的水依次冻结,集热板中的水在 结冰后将多出的水排出挤入水箱,从而保证集热器冻而不坏。在(TC环境时, 应事先做好集热器与水箱的连接两条循环管的保温,并保证此两条循环管最 后冻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无需采用电控,方便生产、安装,可有效克服低温条件下吸热管或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因管内存水而冻 裂的现象,可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生产,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可分别由至少两根不同直径的金属 直管依次相接组成。也可分别采用锥形管,或采用两根以上金属锥形管依次 相接组成。本技术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可以为盲端,各吸热管分别连接在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中部。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也可直接与靠近的吸热管连接。另外,为了方便几组集热器相互串并联,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还可设置外接口,通过外接口与另一组集热器相应的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相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由外框1、背板2、背板保温板3、上、 下两侧保温条6、前玻璃盖板9、密封条7及内置集热板组成。在由背板保温板3、上、下两侧保温条6组成的保温层内设置集热板。集热板包含吸热片10、上集热管8、下集热管5、多个两端分别与上集 热管8和下集热管5分别连接的并排布置的吸热管4,各吸热管4的外侧分 别与吸热片IO相互连接。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的一端大于另一端,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 的大端设置有与水箱相接的开口,小端为盲端。各吸热管4的内径不大于上 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的小端的内径。如图1所示,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分别由六根不同直径的金属直管 依次相接组成。如图3所示,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分别采用锥形管。如图4所示,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分别由六根金属锥形管依次相接 组成。如图5所示,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5的小端直接与靠近的吸热管4 连接。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几组集热器相互串并联,上集热管8和下集热管 5的小端还可设置外接口 11,通过外接口 11与另一组集热器相应的上集热 管和下集热管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保温层及在保温层内设置的集热板;所述集热板包含吸热片、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多个两端分别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连接的并排布置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与吸热片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一端大于另一端,中间设有渐变的直径,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大端设置有与水箱相接的开口;各吸热管的内径不大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的内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上集 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由至少两根不同直径的金属直管依次相接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为锥形管。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由两根以上金属锥形管依次相接组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其特 征在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为盲端。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其特 征在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与靠近的吸热管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其特 征在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设置外接口。专利摘要一种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包括保温层及在保温层内设置的集热板,集热板包含吸热片、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多个两端分别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连接的并排布置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与吸热片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一端大于另一端,中间设有渐变的直径,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大端设置有与水箱相接的开口;各吸热管的内径不大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的内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无需采用电控,方便生产、安装,可有效克服低温条件下吸热管或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因管内存水而冻裂的现象,可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J2/46GK201373599SQ200920035229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徐泽山 申请人:徐泽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冻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保温层及在保温层内设置的集热板;所述集热板包含吸热片、上集热管、下集热管、多个两端分别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分别连接的并排布置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与吸热片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一端大于另一端,中间设有渐变的直径,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大端设置有与水箱相接的开口;各吸热管的内径不大于上集热管和下集热管的小端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山
申请(专利权)人:徐泽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