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032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金属反射板、通过绝缘支撑柱固定在金属反射板上的微带板和采用光绘工艺腐蚀刻制在微带板上的两列单元天线,所述两列单元天线组成相互独立的两个辐射阵列天线;两个辐射阵列天线包括布设在微带板背面的两组微带传输线和布设在微带板正面且与微带传输线相对应的两列辐射单元,且每列辐射单元中的多个辐射单元之间均采用并馈连接;金属反射板上设置有电缆接头和接在电缆接头上的电缆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容易重复生产且结构轻巧、体积很小、容易假设和安装,比较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并且能满足市场对天线小型化和价格便宜的需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用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
技术介绍
以往的双极化天线一般均采用十字交叉的对称振子,而这种十字交叉的对称阵子存在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且产品的重复性也比较差等实际问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天线的体积和重量提出小型化和结构轻巧的要求,并且希望天线的成本尽量低,因而发展小型化,重量轻的天线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其制造工艺简单,容易重复生产且结构轻巧、体积很小、容易假设和安装,比较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并且能满足市场对天线小型化和价格便宜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反射板、通过绝缘支撑柱固定在金属反射板上的微带板和采用光绘工艺腐蚀刻制在微带板上的两列单元天线,所述两列单元天线组成相互独立的两个辐射阵列天线;所述两个辐射阵列天线包括布设在微带板背面的两组微带传输线和布设在微带板正面且与微带传输线相对应的两列辐射单元,且每列辐射单元中的多个辐射单元之间均采用并馈连接;金属反射板上设置有电缆接头和接在电缆接头上的电缆线。 所述微带板的正面设置有接地层,所述电缆线的芯线与微带传输线的输入/输出口相接且电缆线的外导体焊接在所述接地层上。 所述微带板和金属反射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所对应波长的0. 12 0. 22倍。 所述辐射单元为开设在微带板正面的斜十字交叉缝隙,所述斜十字交叉缝隙中两个缝隙的倾斜角度分别为45°和_45° 。 所述两个缝隙的长度均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微带板中所对应波长的0. 45 0. 65倍且其宽度均为2 6cm,相邻两个辐射单元的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所对应波长的0. 6 0. 9倍;每个斜十字交叉缝隙下方所对应的微带传输线即馈电线采用偏置馈电方式,且微带传输线中心距离对应位于其上方的所述斜十字交叉缝隙的最近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微带板中所对应波长的1/10 1/15。 所述微带板上开有一供所述电缆线穿过的小孔。 所述金属反射板为 一两端向上折起的平板。 所述微带板为一双面敷铜的高频板且其介电常数为2 3。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制造工艺简单,结构轻巧,隔离度特别理想,与同种类型的其它天线相比,本技术的体积只有以往天线体积的3/4,成本只有其它类型天线的3/4 4/5,而且重复性 比较好,是一种高性价比天线。 2、所用的辐射单元为斜十字交叉缝隙,并且两个缝隙之间的垂直度通过光绘工艺 来保证,而以往双极化天线的辐射单元是采用两个偶极子形式且二者之间的垂直度是通过 机械加工来实现的,上述两个加工工艺相比光绘工艺更容易实现两者之间的垂直,因而在 隔离度问题上,双极化缝隙天线的隔离度更好一些。 3、微带板即高频板结构及设计合理,其正面设置辐射单元,而背面是微带传输线 且辐射单元和微带传输线均在同一块微带板上通过光绘工艺实现,而以往的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与传输线是分开进行的,因而上述两个微带板结构相比双极化缝隙天线在装配和 重复性问题上更具优势。 4、微带板距离金属反射板的距离可以比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要 小一些,因而天线的剖面要比常规的双极化天线更小一些。 5、天线的重量很轻,因而更容易架设和运输。 综上所述,本技术制造工艺简单,容易重复生产且结构轻巧、体积很小、容易 假设和安装,比较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并且能满足市场对天线小型化和价格便宜的需求。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技术微带板的正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l-电缆接头;2-同轴电缆线; 3-微带板; 4-金属反射板;5-绝缘支撑柱; 6-微带传输线; 7-馈电点; 8-输入/输出口 ; 9-斜十字交叉缝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金属反射板4、通过绝缘支撑柱5固定在 金属反射板4上的微带板3和采用光绘工艺腐蚀刻制在微带板3上的两列单元天线,所述 两列单元天线组成相互独立的两个辐射阵列天线。所述两个辐射阵列天线包括布设在微带 板3背面的两组微带传输线6和布设在微带板3正面且与微带传输线6相对应的两列辐射 单元,且每列辐射单元9中的多个辐射单元9之间均采用并馈连接。所述金属反射板4上 设置有电缆接头1和接在电缆接头1上的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为同轴电缆线2。 所述微带板3的正面设置有接地层,所述电缆线的芯线与微带传输线6的输入/ 输出口 8相接且电缆线的外导体焊接在所述接地层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反射板4为一两端向上折起的平板。所述微带板3上开有一 供所述电缆线穿过的小孔,并且所述微带板3为一双面敷铜的高频板且其介电常数为2 3。实际加工制作时,根据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波束宽度要求确定金属反射板4未向上折起 的平板部分的宽度,并且根据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增益高低确定所述辐射单元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带板3和金属反射板4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所对应波长的0. 12 0. 22倍。所述辐射单元为开设在微带板3正面的斜十字交叉缝隙9,所述斜十字交叉缝隙9中两个缝隙的倾斜角度分别为45。和_45° 。所述两个缝隙的长度均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微带板3中所对应波长的0. 45 0. 65倍且其宽度均为2 6cm,相邻两个辐射单元的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空气中所对应波长的0. 6 0. 9倍;每个斜十字交叉缝隙9下方所对应的微带传输线6即馈电线采用偏置馈电方式,且微带传输线6中心距离对应位于其上方的所述斜十字交叉缝隙9的最近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微带板3中所对应波长的1/10 1/15。也就是说,所述微带传输线6中的每一个馈电点7距离对应斜十字交叉缝隙9的最近距离为所述辐射阵列天线的中心频率在微带板3中所对应波长的1/10 1/15。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反射板(4)、通过绝缘支撑柱(5)固定在金属反射板(4)上的微带板(3)和采用光绘工艺腐蚀刻制在微带板(3)上的两列单元天线,所述两列单元天线组成相互独立的两个辐射阵列天线;所述两个辐射阵列天线包括布设在微带板(3)背面的两组微带传输线(6)和布设在微带板(3)正面且与微带传输线(6)相对应的两列辐射单元,且每列辐射单元(9)中的多个辐射单元(9)之间均采用并馈连接;金属反射板(4)上设置有电缆接头(1)和接在电缆接头(1)上的电缆线。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板(3)的 正面设置有接地层,所述电缆线的芯线与微带传输线(6)的输入/输出口 (8)相接且电缆 线的外导体焊接在所述接地层上。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反射板(4)、通过绝缘支撑柱(5)固定在金属反射板(4)上的微带板(3)和采用光绘工艺腐蚀刻制在微带板(3)上的两列单元天线,所述两列单元天线组成相互独立的两个辐射阵列天线;所述两个辐射阵列天线包括布设在微带板(3)背面的两组微带传输线(6)和布设在微带板(3)正面且与微带传输线(6)相对应的两列辐射单元,且每列辐射单元(9)中的多个辐射单元(9)之间均采用并馈连接;金属反射板(4)上设置有电缆接头(1)和接在电缆接头(1)上的电缆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朱抗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威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