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2942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是由锂电池组的充电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稳压模块组成;充电电路连接到锂电池组的充电端,锂电池组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到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DC稳压模块,通过DC稳压模块输出;在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之间,并联接入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开关电源和锂电池对仪器供电,电网有电时,开关电源供电,并关断锂电池供电;电网无电或无电网时,锂电池供电;并能自动检测锂电池电量,给锂电池自动充电或停止充电;同时有过流、过压、过热、过载、短路等保护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特别涉及医疗仪器供电电路。 技术背景传统的血液分析仪(血球计数仪)采用开关电源供电,主要通过开关电源将电网 电压转换成直流电来对血球计数仪供电,仪器只能在电网有电的时候应用,这使仪器不能 实时使用,就限制了仪器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在医疗服务车、部队野外医院等提供医疗检 测服务的移动、临时性的场地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采用开关电源和锂电池对仪器供电,使仪器在没有电和停电 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地工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由锂电池组的充电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电量检测及 报警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稳压模块组成。充电电路连接到锂电池 组的充电端,锂电池组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到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DC稳压模块,通 过DC稳压模块输出;在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之间,并联接入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 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本技术所述的充电电路由稳压芯片Ul和锂电池充电控制芯片U2,三极管Q2、 Q5,稳压二极管Dl和电阻Rl、R2、R8、RlO及电容Cl、C2组成。Ul的输出端通过Rl、Dl与 Q2发射极连接,然后通过其集电极与U2的3、4端连接;Q2的基极通过R6与Ul的输入端连 接,并通过Cl接地;U2的7端接地,C2、R10串接在其2、6端,6端再通过R8与Q5的基极连 接;Q5的发射极与Ul的ADJ端连接,并通过R2与Rl与Dl的连接点连接,其集电极接地。经过U2电压转换后为锂电池充电,同时U2的输出信号控制三极管Q5的关断和导 通,Q5控制三端稳压芯片Ul的ADJ脚,控制输出电压大小,实现浮动充电。本技术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由三极管Ql、Q4和分压电阻R4、R9及电阻R5组 成。R4与R9串接后连接到锂电池的输出端,Q4的基极连接在R4与R9的连接点之间,其集 电极与Ql的集电极连接,发射极分别连接到Ql基极和R5,R5再分别与Ql的发射极和锂电 池的正极连接。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分压电阻R4、R9的分压后输出到三极管Q4的基极,控制Q4 的导通和关断,Q4的发射极控制三极管Q1,从而控制整个电路导通和关断。本技术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由三极管Q3,继电器Si,稳压管D2及电阻R3、R7 组成。D2的负极连接锂电池正极,其正极连接Q3的基极,并通过R7接地;Q3集电极接地并 与DC稳压模块P3的3端口连接,发射极通过R3连接到Sl的控制端,Sl的输入、输出端串 接在锂电池的正极与P3的1端口之间。锂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连接到稳压管D2的负极,D2的正极链接到三极管Q3的基 极,控制Q3导通,从而控制继电器SW-SPST的导通和关断,控制整个电路的导通和关断。本技术所述的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由压电陶瓷蜂鸣器LSI,发光二极管DS1,二极管D3、D4、D5,4路CMOS门开关芯片U3和电阻Rll、R13、R17和电容C5组成。锂电池 电压通过Rll连接到U3的14脚,并通过Rll、D3反向接地;锂电池电压信号通过采样电阻 R13、D4连接到芯片U3的1、2脚,D5的负极连接U3的3脚、正极连接U3的5、6脚;U3的8 脚连接到9脚,并通过R17接到U3的5、6脚,同时通过R17、C15连接到U3的10、12、13脚; U3的11脚连接到LSl和DSl。锂电池电压通过电阻Rll连接到芯片U3的14脚,来检测电量,并用二极管D3反 向接地,防止电压信号为负电压;锂电池电压信号通过采样电阻R13后,通过隔离二极管D4 送到芯片U3,U3的3脚连接到二极管D5的负极,D5的正极连接到U3的5脚和6脚,U3的 8脚输出通过电阻R17后接到U3的5脚和6脚,并通过电阻R17及电容C15后连接到U3的 12脚和13脚,U3通过本身内部的13脚和14脚的电压比较后输出信号,U3最后的输出11 脚连接到驱动压电陶瓷蜂鸣器LSl及发光二极管DSl,控制压电陶瓷蜂鸣器LSl及发光二极 管DSl来报警提示电量。本技术所述的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由开关三极管Q8、Q9,继电器S2,开关S3、 S4,发光二极管DS2、DS3和电阻R12、R14、R15,电容C4组成。锂电池电压通过DS2、R15接地,再通过S2、DS3、R15接地;锂电池电压信号再通过 R12连接到S3和Q8的集电极,Q8的基极与Q9的发射极连接,Q8的发射极与Q9的基极连 接,并通过C4和可调电阻R14接地,Q9的发射极接地。锂电池电压信号,通过发光二极管DS2及电阻R15后接地,作为电源提示,在通过 继电器S2后接到发光管DS3和R15后接地,作为短路过载保护提示,锂电池电压信号再通 过电阻R12连接到开关S3和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到三极管Q9的发 射极,同时Q8的发射极连接到Q9的基极,并通过电容C4和可调电阻R14接地,Q9的发射 极接地,三极管Q8控制Q9的导通和关断,从而控制继电器S2来控制电路的导通和关断。本技术所述的过热保护电路由热敏电阻R16、N型控制栅热晶闸管Q7、三极管 Q6,电容C3组成。R16与C3并联后再并联在Q7上,Q7连接到Q6的发射极和基极。本电路通过热敏电阻R16采集温度信号,通过C3滤波,控制Q7,Q7连接到三极管 Q6的发射极,作为旁路开关,控制电路导通和关断。本技术采用开关电源和锂电池对仪器供电,在电网有电时,采用开关电源供 电,锂电池内部有检测电路,能都自动关断对仪器供电;在电网无电时或不能连接到电网 时,锂电池自动切换电路,对仪器供电,使仪器能正常运行;并能自动检测锂电池电量,当电 源有输入时,锂电池自动充电,当电池充满电量时,自动保护,停止充电;同时锂电池装有过 流、过压、过热、过载、短路等保护装置。本技术可使仪器在停电时继续使用,也可以在 无电网的地区使用,使用方便,对在献血车和乡下流动诊所检测有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其中P2为锂电池组,Pl为12V直 流电源输入接口,P3为DC稳压模块。附图3为附图1中锂电池充电电路的放大图,由稳压芯片Ul和锂电池充电控制芯片U2,三极管Q2、Q5,稳压二极管Dl和电阻Rl、R2、R8、RlO及电容Cl、C2组成。附图4为附图1中锂电池过流保护电路的放大图,由三极管Q1、Q4和分压电阻R4、 R9及电阻R5组成。附图5为附图1中锂电池过压保护电路的放大图,由三极管Q3,继电器Sl,稳压管 D2及电阻R3、R7组成。附图6为附图1中锂电池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的放大图,由压电陶瓷蜂鸣器LS1, 发光二极管DS1,二极管D3、D4、D5,4路CMOS门开关芯片U3和电阻Rll、R13、Rl7和电容 C5组成。附图7为附图1中锂电池短路、过载保护电路的放大图,由开关三极管Q8、Q9,继 电器S2,开关S3、S4,发光二极管DS2、DS3和电阻R12、R14、R15,电容C4组成。附图8为附图1中锂电池过热保护电路的放大图,由热敏电阻R16、N型控制栅热 晶闸管Q7、三极管Q6,电容C3组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附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锂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是由锂电池组的充电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稳压模块组成;充电电路连接到锂电池组的充电端,锂电池组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到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DC稳压模块,通过DC稳压模块输出;在过流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之间,并联接入电量检测及报警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伟赵雄锋胡琳翟立国黄润王强庞彪吴翀许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