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宗荣专利>正文

全自动裹包真空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155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自动裹包真空包装机,包括待包装物输送机构、胶膜配送机构、真空处理机构以及成品输出机构,其中待包装物输送机构包括A放料区和B放料区,胶膜配送机构设于A、B放料区之间,包括下、上包装配料机构及封切机构,所述封切机构包括由动力机构传动的上、下封切模,上、下封切模相结合,以切断并贴合包覆住待包装物的上、下胶膜;真空处理机构包括输送带及加热贴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包装机,至少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真空包装,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真空包装机的使用方式多样化,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设备,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裹包真空包装机及其包装方 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包装技术可分为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两大类,两者所针对的产品各有不 同,其中商业包装多用于轻工业产品,直接由零售商交付消费者购买之产品包装,如各种食 品、饮料、日用品等的包装,而工业包装则是针对工厂间相互供应中间产品所需包装,例如 塑料容器之交付食品制造厂,布匹之交付制衣厂等,但如印制电路板、PP半固化片、覆铜板、 铜面基板等电子产品的工业包装,则必须装运或储存时的防摩擦、防潮、防氧化的真空包 装;传统用于真空包装的工业包装机等不多,常为各行业所忽略,然而随科技的发展,工业 包装产品的优点也随之体现出来,例如前述的电子类产品,在包装时,通常是多个产品集装 包装于一起,如电路板的多层式叠放于一起的或多个元件平放排布于一起的集装包装,而 由精密元件不耐潮湿、腐蚀、易损坏的特性,因此对保护包装需求便十分殷切。目前此类产 品包装,可分为如下几类方式一、胶带包装,早期的产品,常以每板间加垫纸张,再捆包并装入胶带封口,以达到 最基本的防尘防潮的保护包装;显而易见,加垫、捆包入胶带均以手工方式进行,使得成本 高,而且其保护效果亦有限。二、收缩包装,随之收缩膜及收缩包装之改良及普及,逐渐有部分厂商改以收缩 包装代替人工装袋包装,因收缩包装后产品紧密贴合,可免除隔板点知及捆包的繁琐。然 而,因收缩包装须依个别产品规格制袋、装袋封口,且热收缩时必须打出气孔以便将袋内空 气挤出,以达到紧密贴合包装之收缩效果,且由于使用收缩薄膜,使得防潮及防氧化效果有 限,而包装过程也较为繁复,故仅有产量小的产品之厂商在使用此方式。三、气泡布、贴体保护包装,由于以气泡布为基底放置产品后以上层胶膜加热软 化,再覆盖到产品上,用真空吸附贴合,以达到贴体保护,此方法因成本不高且可大小板放 置,包装后再分割集装,目前业界普及较多,并发展了半自动、自动式的大型包装机,市场反 应良好;然而,此方式仍存有不少缺点,由于以气泡布为低层使用之贴体包装,虽为以抽真 空强力瞬间贴合,但其实并非真空包装,而且使用贴体胶膜也仍有极高的透气率,无法达到 阻隔外界的效果。四、真空包装,为得到产品更佳的储存寿命及防潮防氧化效果,如对高平直线路板 及电子产品的包装于近几年来逐渐改以高成本的食品真空包装方式所取代;目前使用得最 多的真空包装仍以最常见的普通食品用真空包装机为主,但采用食品包装方式虽然可达到 真空包装之保护效果,但其最大的缺点为须采用预制的真空袋,包装的产品容易歪斜,且常 于包装时过渡真空抽气,导致真空产品装箱或运输抵达用户时因真空袋受损而漏气,产品 全批退回突增过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方式简单、高效、并且包装效果更好、包装的 产品更利于储存及运输的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及其包装方法。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裹包真空包装机,包括一待包装物输送机构;一与待包装物输送机构相配的胶膜配送机构;一连接于待包装物输送机构输出端的真空处理机构;以及,一连接于真空处理机构输出端的成品输出机构;其中所述待包装物输送机构包括分别独的A放料区和B放料区;所述胶膜配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包装物输送机构下、上方的下、上包装配料机构 及切断胶膜的封切机构;所述下、上包装配料机构分别为从包装物输送机构的待包装物的 下、上方覆盖胶膜;所述封切机构包括由动力机构传动的上、下封切模,上、下封切模相结 合,以切断并贴合包覆住待包装物的上、下胶膜;所述真空处理机构包括与包装物输送机构相连的输送带及相应位于输送带、下方 的上、下真空箱。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包装配膜机构包括卷绕有胶膜的膜料拖放外 推辊架,在膜料拖放外推辊架的退绕方向依次设有平衡/张力自动调节辊及马达传动的出 膜卷绕机构,绕置于膜料拖放外推辊架的胶膜依次通过平衡/张力自动调节辊及出膜卷绕 机构退绕覆盖至包装物输送机构的待包装物。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包装配膜机构包括一设置于下包装配膜机构 上方,卷拉下包装配膜机构所绕出胶膜的卷拉回收机及将下包装配膜机构所绕出的胶膜提 升输送给卷拉回收机的料膜提升机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A放料区包括由辊轮排设而成的拖辊架,托辊 架上设有由动力推送杆推动的承载小车,承载小车上方的承载面用于放置待包装物,承载 小车后方设有略高于承载面的挡板;所述胶膜配送机构还包括位于B放料区一侧、用于压 住由承载小车输送到位的待包装物与其上方所覆盖的胶膜的固定压板,以及位于B放料区 的固定压板后方、用于阻挡被固定压板所压住的待包装物回退的挡辊,其中固定压板及挡 辊均由动力机构带动以上、下运动。此外的另一改进,所述上包装配膜机构包括上膜料拖放外推辊架、上平衡/张紧 力自动调节辊及上出膜卷绕机构,上膜料拖放外推辊架依次通过上平衡/张紧力自动调节 辊及上出膜卷绕机构将上胶膜退绕覆盖至待包装物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包装机,至少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进行真空包装,其中可实现只需配送下方一侧的胶膜,通过上包装配膜机构将下方的胶膜 拉至上方来包装经过的待包装物的裹包包装方式,包装完成后的成品只有三边贴合密封, 不但密封方式方便,并且能够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使得真空包装质量更高;此 外还可以采用分别配送上、下两侧胶膜,分别覆盖于待包装物上、下侧进行包装的方式,及 将待包装物置于胶膜袋内,直接送入真空处理机构进行真空包装的方式;本技术的机构所包装的产品,其包装效果好,有利于运输及长期储存,且产品能够叠放包装或排列于一 起包装,结合全自动包装方式,使得包装效率更高;本技术真空包装机的使用方式多样 化,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待包装物输送到B放料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承载小车的活动挡块后退留以挡辊下降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承载小车将待包装物传送到B放料区后回退至A放 料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覆盖待包装物的胶膜被切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待包装物的胶膜切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真空包装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真空包装成品另一样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真空包装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真空包装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全自动裹包真空包装机,包括一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 ;一与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相配的胶膜配送机构2 ;一连接于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输出端的真空处理机构3 ;以及,一连接于真空处理机构3输出端的成品输出机构4 ;其中所述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包括分别独立的A放料区11和B放料区12 ;所述胶膜配送机构2包括分别位于包装物输送机构1下、上方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裹包真空包装机,包括:一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一与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相配的胶膜配送机构(2);一连接于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输出端的真空处理机构(3);以及,一连接于真空处理机构(3)输出端的成品输出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包装物输送机构(1)包括分别独的A放料区(11)和B放料区(12);所述胶膜配送机构(2)包括分别位于包装物输送机构(1)下、上方的下、上包装配料机构(21、22)及切断胶膜的封切机构(23);所述下、上包装配料机构(21、22)分别为从包装物输送机构(1)的待包装物的下、上方覆盖胶膜;所述封切机构(23)包括由动力机构传动的上、下封切模(231、232),上、下封切模(231、232)相结合,以切断并贴合包覆住待包装物的上、下胶膜;所述真空处理机构(3)包括与包装物输送机构(1)相连的输送带(31)及相应位于输送带(31)上、下方的上、下真空箱(32、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荣
申请(专利权)人:何宗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