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宗升专利>正文

卷轮座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92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轮座结构改良,其主要设有一卷轮座、一游动套环及一螺母等构件,藉由螺母的卡制槽与游动套环的卡制块相嵌合,而当旋转螺母,可同时带动游动套环移动,又游动套环的弧形槽与卷轮座的弧形块相配合,可使卷轮座的槽孔与游动套环的槽孔恒保持相对正的状态,从而能达到组装迅速和方便,以及安装卷轮时不易滑动等功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mproved structure of rolling wheel se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rovement for rolling wheel seat structur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rolling wheel seat, a swimming ring and a nut member by the nut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sliding ring card block when rotating the nut fitting, can simultaneously drive swimming ring movement, and arc groove and swimming ring roll wheel seat arc block is matched with the tank volume hole slot with swimming ring wheel seat rem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positive state, thus can achieve rapid and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rolling wheel is not easy to slip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轮座结构改良,更具体地说,涉及于螺母上设有卡制槽,与游动套环的卡制块相嵌合,当旋转螺母时,可同时带动游动套环移动,又游动套环内设有弧形槽,可与卷轮座的弧形块相配合,得以使游动套环的槽孔与卷轮座的槽孔保持恒定的相对状态,以达到利于组装及不易滑动等功效。目前一般钓鱼使用的卷轮座1,大都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该卷轮座1前端设有一固定套环10,该固定套环10设有一槽孔11,又卷轮座1的固定部12末端螺设有一游动套环13及螺母14,该游动套环13内壁上方设有一槽孔15,当卷轮A的固定片B须先对齐套入二槽孔11、15内,再旋转螺母14推顶游动套环13向前端移动,而固定卷轮A,但由于卷轮座1的固定部12及卷轮A的固定片B皆为弧形,造成卷轮A容易产生相对运动,而不易完全固定,而且安装时必须先使二槽孔11、15相对正,方才可正确设入卷轮A的固定片B,又拆卸时,必须先旋松螺母14,再将游动套环13向末端卸时,必须先松动螺母14,再将游动套环13向末端退后,方才可使固定片B与二槽孔11、15分离,而能取下卷轮,因此,习知的卷轮座,存在着有如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卷轮座结构改良,该卷轮座结构改良使组装方便而又迅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卷轮座结构改良,该卷轮座结构改良使卷轮和卷轮座之间不易产生相对运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即本技术的卷轮座结构改良主要包括一卷轮座,该卷轮座前端设有固定套环,该固定套环内壁上方设有槽孔,该卷轮座后半部设有螺纹部;一游动套环,其套设于卷轮座上,并且该游动套环前端内壁上方设有槽孔;以及一螺母,其螺设于卷轮座的螺纹部分上。其特征是所述卷轮座上方还设有平面部分,该平面部表面凸设有弧形块。在所述游动套环的所述槽孔后方还设有弧形槽,而该游动套环后方还凸设有卡制块;以及所述螺母内壁前端还设有卡制槽。当所述的卷轮座与所述游动套环及所述螺母组合时,所述游动套环的卡制块与所述螺母的卡制槽相嵌合,所述游动套环的弧形槽恰与所述卷轮座上方平面部上的弧形块相配合,而且所述游动套环的槽孔与所述卷轮座的槽孔可相对正。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卷轮座上设有平面部及弧形块,可与卷轮的固定片完全贴合,而不会造成卷轮旋动的缺点。2.游动套环内壁设有弧形槽,可与卷轮座的弧形块相配合,使游动套环移动时不会产生旋动,从而能使其槽孔与卷轮座的槽孔恒保持相对状态。3.螺母设有卡制槽与游动套环的卡制块相嵌合,故螺母前进或后退时,皆可同步带动游动套环移动,而不会有各自动作,造成安装时费时情况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的卷轮座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已有技术的卷轮座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完成的示意图。在已有技术的图中1.卷轮座 10.固定套环 11.槽孔 12.固定部 13.游动套环 14.螺母 15.槽孔 A.卷轮 B.固定片在本技术图中2.卷轮座 3.游动套环 4.螺母 20.固定套环 21.槽孔 22.螺纹部 23.平面部 24.弧形块 30.槽孔31.弧形槽 32.卡制块 A.卷轮 B.固定片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设有一卷轮座2,该卷轮座2前端设有一固定套环20,该固定套环20内壁上方设有一槽孔21,该卷轮座2后半部设有螺纹部22,又卷轮座2上方设有一平面部23,该平面部23表面凸设有一弧形块24;一游动套环3,其套设于卷轮座2的平面部23上,该游动套环3为锥形环体,其前端内壁上方处与卷轮座2的槽孔21相对应处设有一槽孔30,该槽孔30后方处设有与卷轮座2的平面部23的弧形块24相配合的弧形槽31,又游动套环3后方凸设有一弧形的卡制块32;一螺母4,其螺设于卷轮座2的螺纹部22上,该螺母4内壁前端凹设有一卡制槽40。组合时,如图4、5所示,其先将游动套环3的卡制块32与螺母4的卡制槽40相嵌合,然后将游动套环3套设于卷轮座2的平面部23上,使游动套环3的弧形槽31恰与平面部23上的弧形块24相配合,使游动套环3无法绕着卷轮座2产生旋转,而游动套环3的槽孔30与卷轮座2的槽孔21相对正,再将螺母4螺设于卷轮座2的螺纹部23上。使用时,如图6所示,先将卷轮A的固定片B平贴于卷轮座2的平面部23及弧形块24,再将固定片B前端设入卷轮座2的槽孔21内,然后旋转螺母4,经由螺母4的卡制槽40可推抵游动套环3的卡制块32,使游动套环3的弧形槽31可沿着弧形块24呈直线前进,而不会使游动套环3轴向旋转,直到卷轮A的固定片B末端完全设入游动套环3的槽孔30内,因此,不会有槽孔21、30与固定片B不易对正的缺点,由于固定片B系与平面部23及弧形块24呈嵌合贴紧状态,因此卷轮A不会轻易转动,而能稳定固接于卷轮座2上(如图7所示),又当拆卸卷轮A时,只需反向旋转螺母4,经由螺母4的卡制槽40可带动游动套环3的卡制块32向后直线移动,因此不会有螺母4与游动套环3分别旋转及各自动作的情形发生,而能节省安装操作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轮座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一卷轮座(2),该卷轮座(2)前端设有固定套环(20),固定套环(20)内壁上方设有槽孔(21),该卷轮座(2)后半部设有螺纹部(22);一游动套环(3),其套设于卷轮座(2)上,该游动套环(3)前端内 壁上方设有槽孔(30);一螺母(4),其螺设于卷轮座(2)的螺纹部(22)上;其特征是:所述卷轮座(2)上方还设有平面部(23),该平面部(23)表面凸设有弧形块(24);在所述游动套环(3)的所述槽孔(30)后方还设有弧形槽(31), 该游动套环(3)后方还凸设有卡制块(32);所述螺母(4)内壁前端还设有卡制槽(40);当所述的卷轮座与所述游动套环(3)及所述螺母(4)组合时,所述游动套环(3)的卡制块(32)与所述螺母(4)的卡制槽(40)相嵌合,所述游动套环(3)的弧形槽(31)恰与所述卷轮座(2)上方平面部(23)上的弧形块(24)相配合,而且所述游动套环(3)的槽孔(30)与所述卷轮座(2)的槽孔(21)可相对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轮座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一卷轮座(2),该卷轮座(2)前端设有固定套环(20),固定套环(20)内壁上方设有槽孔(21),该卷轮座(2)后半部设有螺纹部(22);一游动套环(3),其套设于卷轮座(2)上,该游动套环(3)前端内壁上方设有槽孔(30);一螺母(4),其螺设于卷轮座(2)的螺纹部(22)上;其特征是所述卷轮座(2)上方还设有平面部(23),该平面部(23)表面凸设有弧形块(24);在所述游动套环(3)的所述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升
申请(专利权)人:李宗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