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冻型、热效高的太阳能集热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集热器的换热方式是,首先真空管用于富集热量,然后将热量传导给水或者 其他换热介质,再通过联集箱将多个集热管的换热介质与水箱里面的水进行换热,完成热交换。其中所说的换热介质要么直接在真空管的内玻璃管循环,要么通过一u形管形成循环,目前的换热介质比重和比热都比较大,其自身吸收热量会造成一定热量损耗,加之其比 重较大,造成太阳能集热器整体重量偏大。此外,真空管的内玻璃管内直接循环循环介质容 易造成冻管,U形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冻管几率,但仍然不可避免。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换热介质需要循环才能够完成换热,目前循环方式主要是采 用外加循环泵实现循环,或者利用换热介质的热对流形成的循环。但前者会造成额外的能 耗,后者则必须考虑形成热对流的空间布局条件,集热器空间设置受到各种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针对目前太阳能集热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整体重量轻,换 热效率高,不受集热器安装布局影响的太阳能集热器。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技术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一组集热管及大部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一组集热管(2)及大部位于其真空管(6)的内玻璃管内的热交换组件,以及把该组热交换组件联集在一起的联集管(9)和作为联集管载体、并作为集热管一端支点的联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一大部位于所述真空管内、并与其同轴的热管(8),该热管通过对称设置的传热翼板(5)支撑在所述内玻璃管内,并且其端部的热管冷凝墙(11)通过一与其轴孔配合的、并穿入所述联集管的冷凝套(10)形成集热管与联集管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一组集热管(2)及大部位于其真空管(6)的内玻璃管内的热交换组件,以及把该组热交换组件联集在一起的联集管(9)和作为联集管载体、并作为集热管一端支点的联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一大部位于所述真空管内、并与其同轴的热管(8),该热管通过对称设置的传热翼板(5)支撑在所述内玻璃管内,并且其端部的热管冷凝墙(11)通过一与其轴孔配合的、并穿入所述联集管的冷凝套(10)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博,刘希杰,张召水,王西磊,裴圣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力诺嘉祥光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