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培栋专利>正文

超微细流量过滤型热敏版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7841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微细流量过滤型热敏版纸,包括纤维层(1)、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薄膜层(3),其特征在于纤维层(1)设置在最上层,主要功能为加强版纸材料的韧度、拉力及油墨吸收性,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设置在纤维层(1)与薄膜层(3)之间,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起到粘接和过滤油墨的作用;薄膜层(3)设置在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的下方,形成纸的墨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种纸应具有强度高、不变形、油墨渗出均匀等技术特性,可连续印刷数千次,不变形、不坏版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办公耗材,具体的说一种适用于一体机印刷的超微细流量过滤型热敏版纸
技术介绍
热敏版纸性能是决定一体机印刷质量的主要因素,国内热敏版纸结构由棉纸或纸 浆和薄膜通过粘合剂复合而成的,由于一方面纤维纠结,另一方面粘合层中树脂的不同化 学性质,导致其透墨性不均匀而影响印刷质量,常常出现字迹不清,有重影甚至有时还会出 现字迹重叠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印刷质量高的超微细流量过滤型热敏版 纸。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纤维层 (1)、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薄膜层(3),其特征在于纤维层(1)设置在最上层,主要功能为 加强版纸材料的韧度、拉力及油墨吸收性,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设置在纤维层(1)与薄膜 层(3)之间,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起到粘接和过滤油墨的作用;薄膜层(3)设置在超微细 流量过滤层(2)的下方,形成纸的墨孔。制备所需的关键材料是 ①薄膜层热敏膜材料的选择热敏膜应具有热塑性,且很容易被一体机热敏头击 穿,同时还应具有适当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热收縮率。资料显示当热收縮性树脂膜 厚度太小时,热敏蜡纸的挺度比较小,会使印刷机中蜡纸的传输困难;当热收縮性树脂膜 厚度太大时,蜡纸的敏感性会变差以至于制版机的热量传递到蜡纸上,在蜡纸上穿孔变得 很困难。所以优选热收縮性树脂膜的厚度为1.2 1.8ym,膜的类型一般使用熔化热为 12. 6 46. lkj/kg的聚酯膜及结晶度指数不大于30%的聚酯膜。 ②纤维层材料的选择对于版纸中的纤维纸需要具有以下功能能加强版纸材料 的韧度、拉力及油墨的吸收性。这就要求所选用的纤维纸精细度高,透气性适中。 ③超微细流量过滤层材料的选择当选择好材料后,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纸—— 塑中间层材料的制备,这也是本课题的核心技术,作为热敏版纸纸——塑复合的连接层,必 须具备优良的粘接性、可塑性和耐水性,其软化点温度要求在105t:以上;同时形成的连接 膜应为微孔膜,起到超微细过滤作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种纸应具有强度高、不变形、油墨渗出均匀等技术特 性,可连续印刷数千次,不变形、不坏版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纤维层(1)、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薄膜层(3)。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它是由纤维层(1)、超微细流量过 滤层(2)、薄膜层(3)组成,其中纤维层(1)设置在最上层,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设置在纤 维层(1)与薄膜层(3)之间,薄膜层(3)设置在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微细流量过滤型热敏版纸,包括纤维层(1)、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薄膜层(3),其特征在于纤维层(1)设置在最上层,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设置在纤维层(1)与薄膜层(3)之间,薄膜层(3)设置在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超微细流量过滤型热敏版纸,包括纤维层(1)、超微细流量过滤层(2)、薄膜层(3),其特征在于纤维层(1)设置在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培栋马恒
申请(专利权)人:马培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