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机进风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7687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烟机进风滤板,包括相对安装的前滤板及后滤板,所述前滤板及后滤板呈现一致的曲面状;并且,所述曲面状的前滤板及后滤板上均设置竖型挡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两个曲面状的带相互间隔分布的竖直挡条的滤板,因而使得油烟穿过该滤板时行程变长,加之所述竖型挡条边的刮擦,使得油滴被滤出在滤板内;与所述网眼式的过滤装置相比,其不会发生封堵现象,滤油效果变得更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烟机进风滤板
技术介绍
现有油烟机的进气口油烟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直接采用一层或多层致密的过滤网,通过该过滤网细小的网眼来进行过 滤; 方案二,采用单层开孔板,或者采用单层的开孔板与方案一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过 滤。 虽然上述两个方案都能够解决油污问题,但对于所述两个方案来说,其滤油的原 理均是通过孔来实现。而网眼的孔径必定要比油滴的直径要大得多,因而其过滤油烟的能 力有限;而,如果所述网眼的孔径过小,则会在网眼周边聚集油污,使网眼愈来愈小直至封 堵,从而导致该网眼的滤油效果消失,使得整体的滤油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滤油效果更佳的油烟机进风滤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种油烟机进风滤板,包括相对安装的前 滤板及后滤板,所述前滤板及后滤板呈现一致的曲面状;并且,所述曲面状的前滤板及后滤 板上均设置竖型挡条。 其中,所述曲面状的前滤板及后滤板上均依曲面设置相对间隔排列的竖型挡条; 所述竖型挡条为槽状,从而形成弯折的侧面和凹陷的底面;并且,所述前滤板和后 面板的槽状竖型挡条的凹陷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竖型挡条的根部连接处窄于其中部。 优选的,所述竖型挡条的根部连接处相对于其中部呈现阶梯状变窄。 优选的,该油烟机进风滤板的侧面设置进风孔;该进风孔单独设置于所述前滤板或后滤板的侧面上,或者由所述前滤板和后滤板的侧面交叠处共同开孔形成。 优选的,所述后滤板的顶面设置与所述油烟机机体相配合以固定该油烟机进风滤板的卡突或卡槽。 优选的,后滤板的底面呈向下的倾斜状。优选的,同一滤板的所述竖型挡条的间隔为4mm 10mm。优选的,所述前滤板及后滤板的底板配合设置直径3mm 7mm。优选的,所述进风孔的直径为2mm 5mm。 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两个曲面状的带相互间隔分布的竖直挡条的滤板,因而使 得油烟穿过该滤板时行程变长,加之所述竖型挡条边的刮擦,使得油滴被滤出在滤板内;与 所述网眼式的过滤装置相比,其不会发生封堵现象,滤油效果变得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油烟机进风滤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A部的放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后滤板的下端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前滤板的B部放大视图; 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后滤板的C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图示了本技术一种油烟机进风滤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 示,所述进风滤板整体呈现出曲面状,其包括位于前方的前滤板11,以及位于后方的后滤板 12。 所述前滤板11的上部又设置有手把11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前滤板11的多个 竖型挡条lll。 所述前滤板11及后滤板12的更为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2。 参考图2,图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前滤板11包括设置在四周 的壁板——顶板113、侧板114、底板115,以及与侧板114对应的另一侧板,由于视图角度图 未示。所述前滤板11所形成的曲面的凹凸方向与所述后滤板12所形成的曲面的凹凸方向一致。 所述前滤板11的上部设置了手把112以方便前滤板11的取放。所述顶板113、侧 板114、底板115,以及与侧板114对应的另一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前滤板11的板面,该板 面的四周设置了框架,而所述手把112则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端。 所述框架的内部则容纳了若干竖型的挡条lll,该竖型挡条111的上下两根部连 接所述框架的上下端。并且,跟随整个前滤板11的曲面状造型,所述竖型挡条111也为弓 形以顺应所述曲面。 所述前滤板11的下部还设置了 3个出油孔116,该出油孔116的直径为3mm 7mm 之间;该直径的大小,若过大,则会影响前滤板11的强度,若过小则会使得出油效果不佳, 在所述范围内可以取得强度与出油效果达到较佳配比;另外,更加优选的,所述出油孔116 的直径设置为5mm,该数值的选取可以取得所述强度与出油效果的最佳配比。 从图中还可以得到,所述竖型挡条111的形状为凹槽状,并且该凹槽状竖型挡条 111向所述进风滤板的外部凹陷。 所述竖型挡条111的两个根部,如图所示,窄于其中间的部分;并且,更加优选的 是,所述根部呈阶梯状变窄直至连接至所述前滤板ll的框架。该部分的更为详细的描述可 以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 所述后滤板12的四周同样设置了壁板——顶板121、侧板123、侧板124、底板122。在装配时,所述后滤板12的四个壁板扣合于所述前滤板11的四个壁板内部。 所述底板122设置为倾斜状,并且是其末端向下方倾斜。更为详细的描述可以共同参考图4及图5所示实施例。 所述侧板123及侧板124上分别设置进风孔1230和1240,所述进风孔1230和进 风孔1240设置在所述侧板123及侧板124上的位置,以装配后不被所述前滤板11的测板 遮挡为参考,能达到该目的的任何位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前滤板11 的侧板上,同样其位置确定也与上文描述类同;所述进风孔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前滤板11和 后滤板12,二者侧板上的进风孔可以部分或全部重合。 所述进风孔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设置为缺口,该缺口可以设置在所述前滤板11 或后滤板12的侧板上,而余下的后滤板12或前滤板11的侧板对应则设置进风孔,该进风 孔的大小至少部分覆盖了所述缺口。 所述进风孔1230和1240的存在,使得进风滤板四周的进风排除及时,避免了出现 啸叫声,并且使得进风更加顺畅。优选的,所述进风孔1230和1240的孔径为2mm 5mm以 得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孔径3mm时,效果最佳。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加有利于所述前滤板11的出油孔116的出游效果,在本实 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滤板12的底板122的下末端上与所述前滤板11的出油 孔11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以保持出油孔116更加畅通。 所述后滤板12的四个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后滤板12的板面。该后滤板12的板 面的四周设置了后滤板12的板面的框架,该后滤板12的板面的框架内部容纳了若干竖型 挡条125。 从图中还可以得到,所述竖型挡条125的形状为凹槽状,并且该凹槽状竖型挡条 125向所述进风滤板的外部凹陷。 所述竖型挡条125的上下两个根部连接所述后滤板12的板面框架,并且跟随整个 后滤板12的曲面状造型,所述竖型挡条125也为弓形以顺应所述曲面。 所述竖型挡条125的两个根部,如图所示,也同样窄于其中间的部分;并且优选的 是,所述竖型挡条125的两个根部呈阶梯状变窄,直至与所述后滤板12的板面的框架连接。 本部分更为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 另外,所述顶板121的中间部分还设置卡突126,该卡突126与所述油烟机的机体 上的卡槽配合以加强固定效果;可以理解,将所述卡槽和卡突的位置互换同样可以达到上 述目的。 参考图3,图示了图l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前滤板 11上的竖型挡条111,以及后滤板12上的竖型挡条12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烟机进风滤板,包括相对安装的前滤板及后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滤板及后滤板呈现一致的曲面状;并且,所述曲面状的前滤板及后滤板上均设置竖型挡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刘耀斌张卫国刘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