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传感光缆,尤其涉及一种触须式非金属振动传感光缆,属于传感
技术介绍
在光缆中,当有外界扰动作用在光缆上时,将引起光缆中光纤长度和折射率等光 学传输特性的变化,从而引起感应光线中传输光相位的变化。基于一种反馈环结构可以使 得光纤中两路光束形成显著干涉,当有外界扰动作用在光缆上时,将引起光缆中光纤长度 和折射率等光学传输特性的变化,从而引起光纤中传输的干涉光相位的变化,经由相位的 改变,造成输出光的强度改变,进而得知待测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公式推导可得,传输光相 位的变化与光纤内部的轴向应变成正比,即与外加力学量成正比,从而建立起光学量与力 学量的联系,这就是光纤应变传感器的基础。目前,无论是传输光缆还是传感光缆,外层保护套通常采用圆形结构,单位长度的 表面积小。对于感应应力、压强引起的振动的传感光缆,可检测范围有限。因此一般需要绑 扎或者敷设于传感器件(铁丝网、木板等)上,通过这些传感器件来增加感应面积,扩大检 测范围。对于吸能即对振动不敏感的传感器件,传感光缆的检测灵敏度会很低。因此,传感 光纤应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受到安装环境的影响,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须式非金属振动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触须式外层保护套(1)、两根单模光纤(2)和一束增强芳纶纤维(3),增强芳纶纤维(3)介于两根单模光纤(2)之间,两根单模光纤(2)由触须式外层保护套(1)进行保护,所述的触须式外层保护套(1)的横截面为菱形,沿触须式外层保护套(1)的径向、在菱形最长对角线的两个顶点位置每隔固定间距对称开有半圆形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莹,苟武侯,董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