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秀锋专利>正文

可调式三铧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73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调式三铧犁,它涉及农业耕种机械中三铧犁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犁铧(40)由两个U形卡(16)将其固定于框形主梁(7)中间的下侧,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设置在框形主梁(7)下部的左侧和右侧,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与框形主梁(7)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犁铧(40)与框形主梁(7)之间是固定不动的,趟地时拖拉机驾驶员只需将中犁铧在垅中的位置摆正,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便可根据两条垅的垅距大小,自动跟踪调节垅距,解决了已有技术在耕作时垅距不均伤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牵引阻力小、通用性好、两个犁铧的垅距自动调节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三铧犁
:本技术涉及农业耕种机械中三铧犁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已有的三铧犁其三个犁铧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在起垅时,由三铧犁起的两条垅的垅距是标准的,但在起下两条垅时,与相邻的先前起的垅掌握不好距离时,容易出现大垅或小垅。在铲趟季节,由于大垅或小垅的存在,已有的三铧犁又不能调节垅距,有时能把大垅或小垅整垅的秧苗都趟掉了,造成了缺苗,这种损失几乎无法弥补。再有,现在的农机生产厂家特别多,有些农民也在不断改革农机具,各种三铧犁的垅距并不一样(一般认为垅距在600mm-700mm之间都是可行的)。另外有些农民根据地力及所种作物品种的不同,也在不断调整垅距。随着农业的专业化进程,播种专业户、铲趟专业户和收割专业户队伍的不断壮大,种地的与趟地的使用的可能不是一部机器,为了相互适应,他们都在不断地调整的三铧犁的相互距离,即:首先将三铧犁两端顺梁的螺栓松动→移动U形卡和犁的顺梁→再紧固螺栓。每次调整都要重复以上的工作,既不灵活又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三铧犁,它具有结构简单,耕作时可按垅距的大小自动进行调节,调节效果好,不伤苗的特点。本技术包含框形主梁7、两个地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式三铧犁,它包含框形主梁(7)、两个地轮(13)、牵引连接架(14)、两个U形卡(16)、左犁铧(30)、中犁铧(40)、右犁铧(50);牵引连接架(14)固定在框形主梁(7)前侧的中部,两个地轮(13)分别固定在框形主梁(7)后侧的下部,中犁铧(40)由两个U形卡(16)将其固定于框形主梁(7)中间的下侧,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设置在框形主梁(7)下部的左侧和右侧,其特征在于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与框形主梁(7)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三铧犁,它包含框形主梁(7)、两个地轮(13)、牵引连接架(14)、两个U形卡(16)、左犁铧(30)、中犁铧(40)、右犁铧(50);牵引连接架(14)固定在框形主梁(7)前侧的中部,两个地轮(13)分别固定在框形主梁(7)后侧的下部,中犁铧(40)由两个U形卡(16)将其固定于框形主梁(7)中间的下侧,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设置在框形主梁(7)下部的左侧和右侧,其特征在于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与框形主梁(7)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三铧犁,其特征在于左犁铧(30)和右犁铧(50)分别由两个滑轮(1)、滑轮架(2)、手柄前支架(3)、调节手柄(4)、手柄后支架(5)、拉杆(6)、顺梁卡套(8)、带铧顺梁(11)、滑轨(15)组成;滑轮架(2)固定在带铧顺梁(11)的前平梁(12)的前端上侧,两个滑轮(1)水平设置在滑轮架(2)内,顺梁卡套(8)固定在前平梁(12)后侧的上部,手柄前支架(3)固定在框形主梁(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锋
申请(专利权)人:赵秀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