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磨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851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附式磨刀器,包含有:一吸盘座其底部形成有一开口,并于开口内缘凸设有一挡止环,而于开口中设有一吸盘,吸盘的中央位置与一控制件相接以可带动吸盘的中央位置往上移动,而吸盘的外围部分则恰可受挡止环的压扺,并藉以形成真空而可吸附于一固定平面上;而一承架设于吸盘座顶部,且承架具有二相对称的支臂,并于该二支臂之间跨设有一研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以及操作方便并兼具有使用安全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磨刀器结构有关,尤指一种吸附式磨刀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家庭常使用的菜刀、水果刀或剪刀等,于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有其刃 部因磨损而导致锐利性降低的情形发生,而使用者通常会利用磨刀石或磨刀器来使其回复 锐利状态,而已有的电动磨刀器是利用砂轮机以带动磨刀石转动而可对刀具刃部进行磨利 工作;一般电动磨刀器因体积大及重量较重而具有携带不便以及相当耗占收放空间的缺 点,而若以手持磨刀石(或手持磨刀器)来进行磨利工作时,则需以一手握持磨刀石(或磨 刀器),另一手握持刀具的方式来操作,因此若稍有不慎即会有被刀具割伤的情形发生而相 当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式磨刀器,它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以及操作 方便并兼具有使用安全性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附式磨刀器,主要由一吸盘座以及一承架所构成,该吸盘座,是呈中空状, 该吸盘座底部是形成有一开口,并于该开口内缘是凸设有一挡止环,而于该开口中是设有 一吸盘,且该吸盘的中央位置是与一控制件相接,该控制件是可带动该吸盘的中央位置往 上移动,而该吸盘的外围部分则恰可受该挡止环的压抵,并藉以形成真空而可吸附于一固 定平面上;该承架,是设于该吸盘座顶部,且该承架是具有二相对称的支臂,并于该二支臂之 间是跨设有一研磨件。该吸盘座的底部周缘是开设有一缺口,而该吸盘周缘则凸设有一可经该吸盘座缺 口伸出的拉耳。该吸盘座中央设有一通孔,而于该吸盘的中央位置是往上凸设有一与该通孔呈相 对应的凸柱,且该吸盘的凸柱是经该吸盘座的通孔而凸伸至该吸盘座的顶部,而该控制件 一端是形成有一扳动部,另一端则形成有一连接部,且该控制件于该连接部的反向更凸伸 形成有一顶撑部,该控制件是以其连接部而藉一枢轴枢接于该凸柱露出于该吸盘座顶部的 一端上,而该控制件的顶撑部则相对顶抵于该吸盘座顶部。供使用者对该扳动部施力时,该 连接部即可因该顶撑部顶抵于该吸盘座顶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可旋摆拉动该吸盘凸柱 并进而带动该吸盘往上移动。该承架底部是向下扩伸有一挡墙,并于该挡墙上开设有一缺槽,且当该承架设于 该吸盘座顶部上时,该挡墙是罩设于该控制件外围,且该控制件的扳动部是经该缺槽而向 外伸出。该吸盘座顶部凸设有复数个结合部,而该承架是藉若干锁接件穿设以结合定位于该吸盘座顶部的结合部上。该二支臂上是设有呈相对设置的轴孔,并藉一轴杆同时穿设该研磨件与该二支臂 的轴孔,以将该研磨件定位于该二支臂之间。该二支臂的轴孔中更分别设有一用以套接于该轴杆两端的阻力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操作容易、体积轻巧而不占空间,因此具有便于携带及收放容易的 优点。2、本技术是藉由真空吸附作用而可相当稳固地吸附于欲固定平面上不会滑 移,因此可有利于使用者进行刀具的磨利工作。3、本技术是藉由真空吸附作用而可相当稳固地吸附于欲固定平面上,因此可 提供较高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装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本技术吸附于固定平面上 时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是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吸附式磨刀器,其主 要是由一吸盘座11、一吸盘21、一控制件31、一承架41以及一研磨件51所构成,其中该吸盘座11,是呈中空状,且于该吸盘座11底部是形成有一开口 12,并于该吸盘 座11的开口 12内缘是环设有一向下凸伸的挡止环13,另该吸盘座11的底部周缘是开设有 一缺口 14,而于该吸盘座11中央则开设有一通孔15,并于该吸盘座11顶部向上凸设有复 数个结合部16。该吸盘21,是具有伸缩弹性且呈圆形片状,而该吸盘21是设于该吸盘座11的开口 12中,且该吸盘21的外围部分是与该吸盘座11内缘的挡止环13呈相互对应,并于该吸盘 21的中央位置是往上凸设有一与该吸盘座11通孔15呈相对应的凸柱22,且该吸盘21的 凸柱22是经该吸盘座11的通孔15而凸伸至该吸盘座11的顶部,另于该吸盘21周缘则凸 设有一可经该吸盘座11缺口 14伸出的拉耳23。该控制件31,其一端是形成有一扳动部32,另一端则形成有一连接部33,且该控 制件31于该连接部33的反向更凸伸形成有一顶撑部34,该控制件31是以其连接部33而 藉一枢轴35枢接于该凸柱22露出于该吸盘座11顶部的一端上,而该控制件31的顶撑部 34则相对顶抵于该吸盘座11顶部,藉此,当使用者对该扳动部32施力时,该连接部33即 可因该顶撑部34顶抵于该吸盘座11顶部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可旋摆拉动该吸盘21凸柱 22并进而带动该吸盘21往上移动。该承架41,是具有二相对称并往上延伸的支臂42,并于该二支臂42上设有呈相对 设置的轴孔43,且该承架41底部是向下扩伸有一挡墙44,并于该挡墙44上开设有一缺槽45,而该承架41是藉若干锁接件46穿设以结合定位于该吸盘座11顶部的结合部16上,且 当该承架41定位于该吸盘座11顶部时,该挡墙44是罩设于该控制件31外围,且该控制件 31的扳动部32是经该缺槽45而向外伸出。该研磨件51,是跨设于该二支臂42之间,而一轴杆52是同时穿设该研磨件51与 该二支臂42的轴孔43,以可将该研磨件51定位于该二支臂42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二支 臂42的轴孔43中更分别设有一用以套接于该轴杆52两端的阻力件53,并藉此可提供一阻 力而令该研磨件51较不易转动。而藉由上述构件所组成的本技术于实际使用时,如图4所示,是先将该吸盘 21贴于一固定平面61上,接着扳动该控制件31的扳动部32,以使该控制件31的顶撑部34 是可因顶抵该吸盘座11顶部而带动该连接部33旋摆,藉此即可拉动该吸盘21凸柱22往 上移动,此时该吸盘座11内缘的挡止环13是对该吸盘21的外围部分加压而形成密闭并阻 绝空气进出,并藉此使该吸盘21的外围部分是与该固定平面61相贴合,吸盘21的中央部 分则凸起形成真空而可吸附于该固定平面61上;如此一来,即可将本技术的吸附式磨 刀器稳固地定位于该固定平面61上,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刀具磨利工作。反之,当欲解除本技术的真空吸附作用时,操作者是仅需反向扳动该扳动件 31的扳动部32,再藉该吸盘21的拉耳23即可将该吸盘21边缘拉起并进而解除其真空吸 附状态。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是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故举 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技术的范畴。综上所述,本技术再与同类产品相比较之下,是已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及实用 性,且经以上详细说明后,是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技术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 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本案创作人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一种吸附式磨刀器,主要由一吸盘座以及一承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吸盘座,是呈中空状,该吸盘座底部是形成有一开口,并于该开口内缘是凸设有一挡止环,而于该开口中是设有一吸盘,且该吸盘的中央位置是与一控制件相接,该控制件是可带动该吸盘的中央位置往上移动,而该吸盘的外围部分则恰可受该挡止环的压抵,并藉以形成真空而可吸附于一固定平面上;该承架,是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式磨刀器,主要由一吸盘座以及一承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吸盘座,是呈中空状,该吸盘座底部是形成有一开口,并于该开口内缘是凸设有一挡止环,而于该开口中是设有一吸盘,且该吸盘的中央位置是与一控制件相接,该控制件是可带动该吸盘的中央位置往上移动,而该吸盘的外围部分则恰可受该挡止环的压抵,并藉以形成真空而可吸附于一固定平面上;该承架,是设于该吸盘座顶部,且该承架是具有二相对称的支臂,并于该二支臂之间是跨设有一研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进益
申请(专利权)人:彪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