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化工、医药、能源、石油、生物、轻工、环保等工程中用于流体间接触装置的填料,即在工程中进行传质、传热、分离等单元操作过程装置中的接触填料。目前在工程中进行传质、传热、分离等操作的接触装置中,为提高流体间的传递、分离的效率,已广泛采用各种颗粒形填料,如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及螺旋圈等。由于使用的填料尚不能满足各种需要,因此改进的填料已提出,如中国专利CN85103023B、87209784U、1052435A、美国专利US775584等,现有的技术对颗粒形填料的改进仅对于单体结构。颗粒形填料构成的接触装置,其压降(能耗)、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置中填料所形成的空隙分布、空隙率、比表面积等,对于具有空隙分布均匀、空隙率大、比表面积大的填料的接触装置,具有低的压降和高的效率。然而,现行的颗粒形填料,由于每一个填料单体的接触面之间都是独立的,其整砌时,填料单体的接触面相互接触,填料内的空隙和填料间形成的空隙并不相同,且差别很大,乱堆时填料单体相互无规则碰叠,因此不论其在装置中如何堆积,造成填料层结构不开放和填料层内空隙和接触面分布不均匀,这样就不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流体间接触装置的填料(10)、(50),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横肋元件(12)和(13)、(52),若干元件(12)与(13)、(52)与(52)相互在横肋上交接,构成若干逐层分布的横肋和空格与逐层分布相互连通的基本空域区(17、18、19)和(57、58、5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利国,周明,周慧,戴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戴利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