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313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确定每个测量位置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对应的加载位移;根据每个测量位置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对应的加载位移,确定加载位移在端子轴向上的异常变化区域,并提取初始异常区段及相邻轴向区域的材料应变值,确定初始异常区段内材料应变值在加载过程中相对于相邻轴向区域出现持续偏低的趋势;确定初始异常区段内材料应变值低于相邻轴向区域的材料应变值,并将初始异常区段确定为端子压接缺陷区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无需额外检测设备条件下端子压接过程内部隐蔽缺陷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有效保障了汽车线束加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其端子压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电气连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车载电气设备和电子控制单元的数量大幅增加,对线束端子的压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端子在压接过程中常会产生局部材料塑性变形不充分的隐蔽缺陷,这种缺陷难以通过现有的外观检查或压接力监控方式发现,并易在车辆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恶化,引发端子连接处电阻增大、电气接触不良甚至局部过热等严重安全问题。

2、现有技术中,端子压接质量的检测方法多依赖于整体压接力监测、压接高度控制或压接完成后的抽样破坏性检测手段。这些方式无法精确定位端子内部的隐蔽结构缺陷,尤其是对材料在压接过程中的实时塑性变形状况缺乏准确判定,难以有效发现压接时产生的局部未充分压实区域。此外,传统方法若需提高检测精度,通常需要引入额外的复杂检测设备或增加生产工艺步骤,不仅造成成本升高,也无法完全避免检测延迟问题,使得端子压接异常难以及时发现与纠正。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加载位移在端子轴向上的异常变化区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加载位移差值为负值时对应的具体轴向测量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计算得到的加载位移差值进行正负判断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初始异常区段内材料应变值在加载过程中相对于相邻轴向区域出现持续偏低的趋势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加载位移在端子轴向上的异常变化区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加载位移差值为负值时对应的具体轴向测量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计算得到的加载位移差值进行正负判断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加工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初始异常区段内材料应变值在加载过程中相对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儒袁传超孙春涛周兆山
申请(专利权)人:三贤鹤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