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尤其是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
技术介绍
1、生态绿化是以植物为主体,结合地形、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通过科学配置植物群落和人工措施,形成自我维持、低维护、稳定多样的绿色生态系统。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只是“种点树、铺点草”那么简单,现有河道护坡多采用浆砌石、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构建,虽然能实现基本防护功能,但存在透水性差、生态破坏严重、景观单一等问题,部分生态护坡技术采用植草毯或编织袋绿化,存在植物存活率低、水土冲刷后失效等缺陷,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生态协同的治理目标。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以下,
2、s1. 护坡结构构建;
3、s2. 土壤改良与基质配置;
4、s3. 水工植生模块植入;
5、s4. 表层绿化与覆土;
6、s5. 灌溉与养护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先勘测与设计,对目标河段坡面进行激光测绘,分析坡度、水位变化及土壤类型,根据生态护坡需求,设计阶梯状护坡结构,坡度控制在 1:1.5-1:2 之间,台阶宽度为 0.6-1.2m,层高为 0.4-0.8m,每层间设5-10cm过滤层;再进行基层处理,对原坡面进行清理与整形,铺设一层粒径2-4cm,厚度5cm的碎石垫层;生态固袋安装,采用高强度可降解土工格室或纤维编织袋构建蜂窝结构,每格尺寸控制在28cm×2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先勘测与设计,对目标河段坡面进行激光测绘,分析坡度、水位变化及土壤类型,根据生态护坡需求,设计阶梯状护坡结构,坡度控制在 1:1.5-1:2 之间,台阶宽度为 0.6-1.2m,层高为 0.4-0.8m,每层间设5-10cm过滤层;再进行基层处理,对原坡面进行清理与整形,铺设一层粒径2-4cm,厚度5cm的碎石垫层;生态固袋安装,采用高强度可降解土工格室或纤维编织袋构建蜂窝结构,每格尺寸控制在28cm×25cm×15cm,沿坡面逐层铺设,边缘锚固于坡体中,间隔2m设钢筋锚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现场取样土壤进行ph、孔隙率、有机质含量分析,所述改良基质组成质量比:壤土60%,椰糠15%,腐殖土20%,土壤保水剂3%,矿物微肥2%;改良基质混合均匀,经小型翻耕机充分搅拌后,按层填充至生态固袋中并压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模块设计,采用由椰壳纤维、麻布、或秸秆毯制成的生态植生毯,厚度为1-2cm,设有固定扣眼以方便锚固;其表面预设种子包覆区;植生种子为,固根类40%,地被类40%,景观类20%;将种子均匀撒布于模块中间区域,并用生物胶水固定;模块在铺设于每层台阶上表面后,用u形钉或生态钉锚固至固袋中部,确保不随水流冲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富,严鑫,潘万云,张世辉,岑刚,李阳,梁涛,程允贵,查龙,刘汉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