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涉及一种冷却式离心泵,特别是一种冷却水循环式离心泵。
技术介绍
1、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离心泵有立式、卧式、单级、多级、单吸、双吸等多种形式。
2、传统离心泵系统在极端工况、持续高负荷运行场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长期未能彻底解决的技术瓶颈:
3、散热效率低:在环境温度高或持续运行的工况下,传统风冷或简单水冷系统的散热能力逼近极限,效率骤降,极易引发发动机与泵体过热,导致停机甚至设备损坏,严重制约了设备的生产效率与可靠性。
4、冷却介质管理缺失:普通冷却系统仅关注“散热”,忽视了对冷却液本身的“健康管理”。冷却液长期使用后会变质、滋生水垢、产生腐蚀物并混入磨损颗粒,这些杂质会堵塞流道、降低换热效率、加剧泵内部件(特别是轴承和机械密封)的磨损,成为系统故障的主要诱因。
5、系统集成度与可靠性不足:传统解决方案多为功能部件的简单拼接,缺乏系统性整合。各子系统(动力、泵送、冷却、过滤)接口繁多,泄漏点多,压力波动难以控制,整体可靠性差,维护不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水循环式离心泵,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立架(4)、过滤机构(9)和控制箱(10)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离心泵机构(2)、发动机(7)和冷却换热器(8),过滤机构(9)和控制箱(10)位于发动机(7)的左侧,立架(4)位于离心泵机构(2)的右侧,立架(4)上设有混合泵(5),发动机(7)上设有消音器(6),发动机(7)的主动轴(14)的一端与离心泵机构(2)之间传动连接,发动机(7)的主动轴(14)的另一端分别与消音器(6)及冷却换热器(8)之间传动连接,离心泵机构(2)的外侧设有密封冷却罩(3),混合泵(5)分别与离心泵机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水循环式离心泵,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立架(4)、过滤机构(9)和控制箱(10)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离心泵机构(2)、发动机(7)和冷却换热器(8),过滤机构(9)和控制箱(10)位于发动机(7)的左侧,立架(4)位于离心泵机构(2)的右侧,立架(4)上设有混合泵(5),发动机(7)上设有消音器(6),发动机(7)的主动轴(14)的一端与离心泵机构(2)之间传动连接,发动机(7)的主动轴(14)的另一端分别与消音器(6)及冷却换热器(8)之间传动连接,离心泵机构(2)的外侧设有密封冷却罩(3),混合泵(5)分别与离心泵机构(2)及过滤机构(9)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换热器(8)分别与离心泵机构(2)和密封冷却罩(3)及过滤机构(9)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密封冷却罩(3)与过滤机构(9)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7)的下端固定有若干支座(15),支座(15)均固定在基座(1)的上端中部,发动机(7)的主动轴(14)的另一端与发动机(7)的联动轴(12)及消音器(6)的排气筒扇轴(11)三者之间设有传动皮带轮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机构(2)包括稳压支座一(21)和稳压支座二(23)及离心泵壳体(53),离心泵壳体(5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座(47),离心泵壳体(5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侧封安装筒(48),安装座(47)均贯穿伸出同侧的侧封安装筒(48)内部,稳压支座一(21)和稳压支座二(23)固定在基座(1)的上方,两个安装座(47)分别固定在稳压支座一(21)和稳压支座二(23)的上端,离心泵壳体(53)的前侧设有圆弧圈法兰(49),圆弧圈法兰(49)位于离心泵壳体(53)前侧的进料泵孔(50)的后侧,离心泵壳体(53)的上端固定有顶封安装筒(51),顶封安装筒(51)位于离心泵壳体(53)上侧的出料泵孔(52)的下侧,离心泵壳体(53)的后侧设有通液连接轴承座(44),通液连接轴承座(44)的内部转动设有叶轮轴(43),叶轮轴(43)与发动机(7)的主动轴(14)的一端之间设有联轴器(32),叶轮轴(43)上可拆卸地设有叶轮,叶轮位于离心泵壳体(53)的内部,通液连接轴承座(4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液连孔(45),通液连接轴承座(4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若干导液通管(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冷却罩(3)包括前罩(33)和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罩(37),前罩(33)的上侧设有顶部避让口(34),前罩(33)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侧部避让口一(36),前罩(33)的前侧设有圆弧口(35),圆弧口(35)的前端设有密封圈(42),侧罩(37)的上端设有顶侧部避让口二(39),侧罩(37)的侧部均设有侧部避让口二(38),侧罩(37)的后侧固定有圆筒半罩(40),圆筒半罩(40)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41),导液通管(46)贯穿伸出对应位置的连通孔(41),且导液通管(46)与对应位置的连通孔(41)之间密封连接,两个侧罩(37)和两个圆筒半罩(40)拼合为后罩,两个侧罩(37)固定连接在前罩(33)的后侧,两个顶侧部避让口二(39)和顶部避让口(34)拼合为顶部安装口,侧部避让口二(38)与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同凯,吴丹,王邦雄,马秋林,卫陆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同凯环能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