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985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该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主体,电池主体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电极区和第二电极区及第一电极区和第二电极区之间的隔离槽;多个第一绝缘防护件;多个第二绝缘防护件;第一电极区交替排列有第一汇流区域和第一隔离区域,第一汇流区域相对第一隔离区域加宽设置,第一绝缘防护件设置于第一隔离区域;第二电极区交替排列有第二汇流区域和第二隔离区域,第二汇流区域相对第二隔离区域加宽设置,第二绝缘防护件设置于第二隔离区域,第一汇流区域与第二隔离区域及第二汇流区域与第一隔离区域相对应。该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能够避免第一电极区和第二电极区出现漏电和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结合了背接触太阳能电池(back contact solar cell,bc)和无主栅互联技术(0bb)的双重优势。其通过将电极设置于电池背面,提升电池正面受光面积,从而显著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地,通过无主栅互联技术,直接使用焊带连接电池片,可以省略主栅线,减少金属浆料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通过优化焊带布局提升组件功率。

2、目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背面设计交替排列的p区和n区,并通过在相邻的p区和n区之间设计隔离槽,实现p区和n区之间的电隔离。在使用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或者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分割得到的电池片制备光伏组件过程中,一般通过锡膏将焊带串接p区的细栅线或者n区的细栅线。在光伏组件层压工序中,焊带为锡膏施加压力,导致锡膏压迫p区或n区的边缘,会对p区或n区功能层的边缘造成损伤,导致p区或n区存在比较高的漏电和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兰峰蒋秀林窦慧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