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具体为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装配等领域,线束接线端子作为实现电路导通的核心连接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电路系统的稳定性。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连续冲压工艺生产此类端子,即通过冲压动模与冲压定模的反复合模、开模,逐步将金属卷材加工成预设形状的端子,并通过材料边缘的连接带保持连续输送。
2、现有连续冲压设备在材料输送环节,多依赖独立的伺服送料机构或简单的牵引装置驱动材料前进。由于送料机构与冲压模具的动作分属不同控制系统,二者的同步性难以精确匹配,极易出现“送料超前”或“送料滞后”的现象;当送料距离大于设定值时,会导致端子冲压位置偏移,出现孔位错位、尺寸超差;当送料距离不足时,则可能使相邻端子的连接带断裂或冲压区域重叠,直接造成废品。
3、同时,材料在输送过程中缺乏稳定、精准的导向限位结构。金属带材(尤其是厚度较薄的材料)在高速输送时,易因设备振动、冲压冲击力或自身应力释放发生横向偏移或上下波动,脱离预设的冲压轨迹。例如,材料边缘的连接带若偏离牵引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包括冲压动模(1)和冲压定模(2),冲压动模(1)包括上模座(11)和安装在上模座(11)上的连续凸模(12),冲压定模(2)包括下模座(21)和安装在下模座(21)上的连续凹模(22),材料被连续凹模(22)和连续凸模(12)连续冲压形成线束接线端子,并在材料(3)上的每个线束接线端子均通过两个冲压形成的连接带(31)连接,且每个线束接线端子均首尾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1)的前后两侧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动梁(4),两个活动梁(4)的一端之间安装有与下模座(21)末端滑动的活动座(5),且活动座(5)上设有凹面,所述活动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包括冲压动模(1)和冲压定模(2),冲压动模(1)包括上模座(11)和安装在上模座(11)上的连续凸模(12),冲压定模(2)包括下模座(21)和安装在下模座(21)上的连续凹模(22),材料被连续凹模(22)和连续凸模(12)连续冲压形成线束接线端子,并在材料(3)上的每个线束接线端子均通过两个冲压形成的连接带(31)连接,且每个线束接线端子均首尾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1)的前后两侧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动梁(4),两个活动梁(4)的一端之间安装有与下模座(21)末端滑动的活动座(5),且活动座(5)上设有凹面,所述活动座(5)的凹面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调节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梁(4)与连续凹模(22)的接触侧安装有滑轨(41),且连续凹模(22)的侧面设有对应的滑槽,活动座(5)通过滑轨(41)与连续凹模(22)侧面的滑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1)内镶嵌有气压喷嘴(42),且两个活动座(5)上的滑轨(41)交错分布,通过气压喷嘴(42)喷射出高压气流对连续凹模(22)表面进行清理和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7)包括贯穿下模座(21)模板的顶柱(71)和安装在顶柱(71)底部的防脱冒(72),所述顶柱(71)的顶部与活动梁(4)底部接触,并在顶柱(71)上设有复位弹簧(73),使活动梁(4)和活动座(5)被复位弹簧(73)向上顶起,使材料通过活动梁(4)和活动座(5)脱离冲压定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6)的两端设有与活动梁(4)上限位凹槽对应的u型条(62),使材料在活动梁(4)的限位凹槽中移动并转移到调节座(6)的两个u型条(62)之间,对材料(3)进行位置限定,以通过两组暗沟件(8)勾住材料(3)上的两个连接带(31)进行定距移动,完成材料的输送。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涛,周兆山,王鸿儒,袁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三贤鹤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