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岩支护加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地下工程建设如隧道开挖、矿山开采,以及边坡防护等场景中,软岩的应用极为普遍,在开挖扰动、地下水侵蚀、地应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开裂甚至失稳破坏,传统的支护加固方法,多依赖经验设计和规范查表,缺乏对软岩变形特性的精准把握和动态响应,难以适应软岩力学行为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动态性,也无法有效处理支护参数与软岩变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导致支护效果不佳,常出现支护不足引发安全事故。
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9798140a公开了一种千米深井软岩劈裂注浆加固支护方法,包括打注锚索、注浆施工、涨拉锚索步骤,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注浆对巷道围岩中的原生裂隙及开挖扰动产生的裂隙进行加固,改善巷道围岩的工程力学性能;又能通过劈裂注浆增加注浆浆液扩散半径,使深部围岩强度相对软化的软岩固化成强度较高的“砼”结构,与浅部围岩形成一个封闭的强大的承载结构,以最大限度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和支护体系支撑能力;同时注浆也为组合锚索提供了稳定的持力层,对组合锚索进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固区域的软岩破碎程度不合格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的岩体完整性指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岩体完整性指数的比对结果确定,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加固方式基于所述岩体完整性指数与预设岩体完整性指数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的比对结果确定待加固区域,并根据实际支护加固的实际注浆扩散速率与模拟支护加固的模拟注浆扩散速率的偏差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偏差率的比对结果确定注浆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固区域的软岩破碎程度不合格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的岩体完整性指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岩体完整性指数的比对结果确定,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加固方式基于所述岩体完整性指数与预设岩体完整性指数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的比对结果确定待加固区域,并根据实际支护加固的实际注浆扩散速率与模拟支护加固的模拟注浆扩散速率的偏差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偏差率的比对结果确定注浆效果不合格且注浆液扩散过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加固方式基于所述岩体完整性指数与预设岩体完整性指数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比对结果确定待加固区域,并根据实际支护加固的实际注浆扩散速率与模拟支护加固的模拟注浆扩散速率的偏差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偏差率的比对结果确定注浆效果不合格且注浆液扩散过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软岩变形分析的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相应支护加固方式下的注浆效果不合格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国,李宝芳,黄锋,于宝年,张浩,席隆海,吕彬,程占海,雷成军,刘晓倩,陈爱国,刘擘李遥,邓治军,周良军,阮沛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