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812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属于建筑绿化技术领域,包括种植台和种植台内底壁固定连接的水箱,所述种植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内壁铰接有一组横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种植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电动伸缩杆的收缩可带动横板的后端下移,使得横板与种植台平行,不影响日常植被光照和对墙体的绿化效果,电机的工作使得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带动挡板和延展板向上移动,延展板在扭力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展,在橡胶片的配合设置下,使得挡板和延展板形成漏斗状,延展板和挡板之间汇集的雨水可流至水箱的内部,增大装置对雨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装置对雨水的收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绿化,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


技术介绍

1、建筑立体绿化是指在建筑物各部分进行全面绿化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建筑物的不同空间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包括墙面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墙面垂直绿化是在建筑或其他人工构筑物的墙面,如各类围墙、建筑外墙、高架桥墩或柱等,选择适宜的藤本植物进行绿化。

2、建筑立体绿化具备集水功能,可以在后续被植物自身利用,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城市的供水资源,现有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为防止雨天的风力对植被的枝叶或根部造成影响,植被的安装位置往往垂直于地面,这使得多层植被难以接收到更多阳光的同时,也影响植被对墙体绿化效果,且装置与雨水的接触面积较为固定,也使得装置对雨水的集水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植被的垂直于地面,难以接收到更多阳光的同时,也影响植被对墙体的绿化效果,且装置与雨水的接触面积较为固定,使得装置对雨水的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包括种植台(1)和种植台(1)内底壁固定连接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框(3),所述U型框(3)内壁铰接有一组横板(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种植盆(5),所述U型框(3)左右两侧壁开设的均开设有弧形滑槽(6),所述横板(4)的两个前端均与弧形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三个横板(4)通过连动杆(7)相铰接,所述横板(4)外表面设置的一对电动伸缩杆(8)均与U型框(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凹槽(9),每个所述凹槽(9)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挡板(10)和延展板(11);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包括种植台(1)和种植台(1)内底壁固定连接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框(3),所述u型框(3)内壁铰接有一组横板(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种植盆(5),所述u型框(3)左右两侧壁开设的均开设有弧形滑槽(6),所述横板(4)的两个前端均与弧形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三个横板(4)通过连动杆(7)相铰接,所述横板(4)外表面设置的一对电动伸缩杆(8)均与u型框(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凹槽(9),每个所述凹槽(9)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挡板(10)和延展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延伸至凹槽(9)的内部并与齿轮(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4)和齿条(13)均与凹槽(9)的内壁不接触,所述电机(15)与种植台(1)的贯穿处转动连接,所述橡胶片(12)远离延展板(11)的一端与挡板(10)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台(1)的外表面开设有一组通孔(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外表面开设的集水槽(19)与排水筒(1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伸缩水管(17)的一端与集水板(18)固定连通,且伸缩水管(17)的另一端与水箱(2)的内部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上表面镶嵌有u型集风筒(20),且水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引风机(21)的出气端与u型集风筒(20)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松梅鑫苏博马健张晓茹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道路绿化管理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