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433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变电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包括高压变电站总成,所述高压变电站总成还包括:高压变电站外壳,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外部通风口,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总成,所述风扇总成包括:电机、链条、风扇和齿轮,所述外部通风口高压变电站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通风口通过空气对流将热量排出,避免设备因高温影响性能或缩短寿命,有利于调节环境,能平衡室内外湿度,所述风扇总成风扇通过主动吸入冷空气、排出热空气,强化设备周围的空气对流,快速带走热量,避免设备因温度过高导致绝缘老化加速、导电性能下降,甚至引发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变电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压变电站的技术发展源于电力系统规模化与高效化的需求。随着工业扩张和城市发展,电能传输距离延长、容量激增,低压配电难以满足需求,推动了高压变电站的诞生。早期变电站依赖简单变电设备,效率低且稳定性差。电磁感应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变压器的成熟,实现了电压升降,为高压输电奠定基础。同时,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升级,解决了高压电路通断控制难题。自动化技术的融入是关键飞跃。传统变电站依赖人工操作,存在响应滞后问题。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发展,远程监控、自动保护系统普及,实现了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快速处理,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新材料应用也助力升级,绝缘材料提升设备耐电压能力,高强度钢材增强柜体防护,适应复杂环境。如今,高压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枢纽,连接发电端与用户端,支撑着现代社会的稳定用电。

2、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变电站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一散热性能较差,由于高压变电站的电器元件较多电能较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散热容易造成电器损坏及重大的灾害,其二安全保护性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包括高压变电站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变电站总成(1)还包括:高压变电站外壳(11),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11),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外部通风口(112),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总成(12),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核心总成(4),所述核心总成(4)包括:主油箱(41)、铁芯绕组总成(42)和堆芯总成(43),所述主油箱(41)的内壁与铁芯绕组总成(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油箱(41)的侧面与出油管(1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核心总成(4)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包括高压变电站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变电站总成(1)还包括:高压变电站外壳(11),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11),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外部通风口(112),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总成(12),所述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核心总成(4),所述核心总成(4)包括:主油箱(41)、铁芯绕组总成(42)和堆芯总成(43),所述主油箱(41)的内壁与铁芯绕组总成(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油箱(41)的侧面与出油管(1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核心总成(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总成(2),所述变压器总成(2)包括大变压器(21)、小变压器总成(22)、顶板(23)和红外测温仪(24),所述顶板(23)的顶部与大变压器(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3)的顶部与小变压器总成(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3)的底部与主油箱(4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测温仪(24)的底部与顶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核心总成(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总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总成(3)包括小油箱(31)、继电器(32)、连接管道(33)、呼吸器(34)、油管(35)和支架(36),所述小油箱(31)的侧面与继电器(3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继电器(32)的侧面与油管(3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小油箱(31)的顶部与连接管道(3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33)的底部与呼吸器(3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小油箱(31)的底部与支架(36)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6)的底部与顶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小油箱(31)的侧面与高压变电站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变电站的散热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41)包括:散热器(411)、防护板(412)、支撑柱(413)和连接杆(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平姚剑清薛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源景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