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2362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消融导管以及脉冲电场发生装置,所述消融导管包括消融电极、导管管体和导管控制装置,所述导管管体的远端连接于所述消融电极,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控制装置;所述脉冲电场发生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消融电极,所述脉冲电场发生装置用于发出纳秒级脉冲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脉冲电场发生装置发出纳秒级脉冲电场,将纳秒级脉冲电场导向消融电极,使得消融电极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针对性靶向消融治疗,通过纳秒级脉冲的采用,有效降低肌颤水平,缓解支气管内部炎症的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组织消融技术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不可逆电穿孔消融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消融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该技术通过施加高压短脉冲电场,精准地破坏细胞膜结构,进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其显著优势在于能够在有效消融目标组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重要的组织结构,如血管、神经和细胞外基质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为安全、精准的手段。

2、然而,当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治疗时,脉冲电场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会对膈肌产生刺激。这种刺激会引发人体出现肌颤现象,严重影响治疗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而且,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对整个气道进行全面消融,消融次数往往多达150~200次。如此长时间、高频率的肌颤,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3、鉴于此,如何在利用脉冲电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有效降低肌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秒级脉冲电场的参数包括:消融电压在1000V~5000V的范围内,单个脉冲的脉冲宽度在5ns~1000ns的范围内,施加的脉冲数量在10个~800个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压为1000V~2500V,所述脉冲宽度为50ns~800ns,所述脉冲数量为50个~50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极采用编织支架或者切割支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秒级脉冲电场的参数包括:消融电压在1000v~5000v的范围内,单个脉冲的脉冲宽度在5ns~1000ns的范围内,施加的脉冲数量在10个~800个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压为1000v~2500v,所述脉冲宽度为50ns~800ns,所述脉冲数量为50个~50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极采用编织支架或者切割支架,所述消融电极具有柔性,在轴向压缩后径向尺寸增大,在轴向拉长后径向尺寸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包括相互套设的内管和中管,所述消融电极的近端夹持固定于所述内管的远端和所述中管的远端之间,所述内管的近端和所述中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管控制装置;所述消融导管还包括调节芯轴和远端固定头,所述调节芯轴贯穿所述内管,所述调节芯轴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固定头夹持固定所述消融电极的远端,所述调节芯轴的近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导管控制装置;所述导管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芯轴相对于所述内管和所述中管相对移动,实现所述消融电极长度及直径的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气管脉冲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尚张卓高国庆杨恒
申请(专利权)人:迈得诺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