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已形成以多维度指标体系构建和情景预测为主的技术体系。在评价维度上,现有研究主要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或“量-质-域-流”综合视角建立评价框架,如黄河流域评价采用的系统化指标体系和京津冀地区应用的熵权-topsis组合模型。在预测方法上,通过设计多情景仿真路径,如新疆研究中的5种发展情景结合3种经济增速,实现动态模拟。这些研究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量化依据,但仍存在较多不足。
2、由于学科壁垒的制约,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学术领域,往往缺乏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思维和跨部门协同视角,导致研究站位高度不足,系统解耦深度有限。特别是在山地城市等特殊复杂地域,尚未建立融合“当地过境再生水统筹”、“三生空间系统解译”、“资源环境安全协同预警”的综合性研究框架。这种碎片化的研究模式难以应用水资源系统固有的复杂性,既无法实现全要素全域统筹的精准评价,也弱化了水资源安全风险的多维度预警功能,最终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融合空间系统规划和治水理念,构建评价模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资源可利用潜力定量方法表示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解译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其中生产用水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生态用水包括自然生态用水和人工生态用水;所述生活用水根据当地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习惯进行计算,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融合空间系统规划和治水理念,构建评价模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资源可利用潜力定量方法表示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解译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其中生产用水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生态用水包括自然生态用水和人工生态用水;所述生活用水根据当地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习惯进行计算,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用水根据农业灌溉面积和农业用水定额进行计算,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用水根据工业增加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进行计算,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山地城市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丽,李渝,钱紫华,曹力维,辜元,李鹏,谢臻,吕瑞辉,陈祎,陈链,奉玲如,李佳橙,印雪娇,邓嘉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