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生产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制造业中,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线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效率以及实现全面的可追溯性,对生产线数据的处理变得尤其重要。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将任务单、工序、批次等生产信息存储在各自独立、预定义好结构的数据库表中。当生产线上任一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先从数据库表获取多张表格以查询发生变化的数据;然后按照预设的逻辑,对各个表格依次执行更新操作。这种更新方式效率低,信息同步存在显著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生产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实现生产信息动态联动,提高更新效率。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制造系统,该方法包括:预先在制造系统构建第一数据结构和第二数据结构,第一数据结构的构建过程包括:构建代表生产任务单的根节点、代表生产流程阶段的多个工序段节点和代表生产执行单元的多个批次节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造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数据结构中的批次节点与所述第二数据结构中的多个资源节点之间,建立双向的动态联动关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生产事件为响应所述根节点接收到生产任务单的任务指令而触发的批次生成事件,所述源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结构中待创建批次节点的第二工序段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第二数据结构中与所述第二工序段节点关联的第一余量池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造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数据结构中的批次节点与所述第二数据结构中的多个资源节点之间,建立双向的动态联动关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生产事件为响应所述根节点接收到生产任务单的任务指令而触发的批次生成事件,所述源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结构中待创建批次节点的第二工序段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第二数据结构中与所述第二工序段节点关联的第一余量池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计划量、所述历史余量以及所述单批次重量,计算当前余量和待创建批次节点的数量,以及确定每个待创建批次节点的属性,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所述待创建批次节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生产事件为针对第一批次节点发起的物料占用事件,所述源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结构中第一批次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第一数据结构中第二批次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二批次节点关联的第二余量池节点;第一批次节点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成良,李卫国,黄正启,冯建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奥利普奇智智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