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310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整合电网拓扑、设备、运行等多源数据,构建一个高精度数字模型;然后在模型中设定故障场景并仿真分析停电影响;接着,通过算法自动生成一组通过操作联络开关实现的候选负荷转供方案;随后,对每个候选方案进行仿真评估,分析失电负荷恢复率、线路负载率、电压偏移量等关键指标;最后,通过综合评估模型确定能最快、最广、最安全恢复供电的最优策略,并输出操作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制定出最优负荷转供方案,显著缩短停电时间,提升供电可靠性,并能为电网的长远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其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配电网的结构日益复杂,运行工况多变,这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或主变压器等关键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导致部分区域用户停电。为了尽快恢复供电,缩小停电范围,调度人员需要迅速制定并执行负荷转供方案。负荷转供是通过改变配电网中的联络开关状态,将故障区域的失电负荷由其他正常运行的电源线路进行承接。

3、传统的负荷转供方案制定主要依赖于调度人员的经验和简化的潮流计算。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在复杂的网架结构下,人工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最优的转供路径;其次,仅凭经验判断可能忽略线路过载、电压越限等潜在风险,制定的方案并非最优,甚至可能引发二次故障,扩大停电事故的影响;再次,传统方法难以对多种故障场景进行预演和评估,缺乏应对突发大规模故障的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拓扑结构数据来源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所述设备参数数据来源于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所述实时量测数据来源于SCADA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所述设备故障场景包括单条或多条线路的永久性或瞬时性故障,以及主变压器的过载或故障退出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拓扑结构数据来源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所述设备参数数据来源于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所述实时量测数据来源于scada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所述设备故障场景包括单条或多条线路的永久性或瞬时性故障,以及主变压器的过载或故障退出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生成候选负荷转供方案是通过智能搜索算法实现的,所述智能搜索算法为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骤步骤s4中的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还包括停电总时长和停电影响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建模与仿真的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子张蕾方伟阳陈照尚将翁振洲潘泯均叶建强何国培杨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永恒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