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2222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孤立波观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包括先验潜标:第一锚泊装置、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浮球;观测潜标:第二锚泊装置、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观测仪器以及第二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压力传感器压力变化时,第一控制模块启动内孤立波判断程序以及时间戳计算程序;S2、第一控制模块对时间戳进行编码,由第一通讯模块发射给第二通讯模块;S3:第二通讯模块接收信号并传递给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控制观测仪器由低频观测模式调整为高频观测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耗能速度,延长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了布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内孤立波观测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内孤立波是一种活跃在分层海洋内部的大振幅、高度非线性的波动,其振幅可达到240米,并且最大水平速度可接近2-3米/秒,在传播过程中,还可将最大的垂向混合速率增加三个数量级。此外,内孤立波还会对油桩等水下工程施加巨大载荷,为了确保水下工程的可靠运行,准确对内孤立波进行观测尤为重要。

2、目前对内孤立波的水下观测主要是基于潜标和浮标,为了能准确捕捉到内孤立波的最大振幅、最大波致流速、波动传播方向等特征,观测仪器的采样时间间隔需要小于2分钟。传统潜标观测一般是采用等时间采样频率,但是长时间保持小于2分钟的高采样频率意味着仪器电池能量消耗较快,潜标的工作时间缩短,短时间内就需要对仪器进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长时间保持高采样频率导致潜标电池消耗较快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及方法,降低了电量消耗速度,延长潜标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了内孤立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先验潜标和观测潜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以下步骤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内孤立波的传播方向上,所述先验潜标和所述观测潜标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大于9公里。

4.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内孤立波判断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先验潜标和观测潜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以下步骤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内孤立波的传播方向上,所述先验潜标和所述观测潜标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大于9公里。

4.一种内孤立波智能观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孤立波智能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内孤立波判断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洁馨黎大宁蔡树群吴泽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