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207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黑斑原鮡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包括水池、给水构件、曝气构件、清淤构件和电子控温器,所述给水构件固定连接水池,所述曝气构件位于给水构件的出口,所述电子控温器固定连接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给水构件,对水池进行放水,水流冲刷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通过曝气构件增加池水的氧气溶解量,从而确保鱼群的正常生长,通过清淤构件自启动,进行清除淤泥动作,清理出来的淤泥可以用来浇灌农田,电子控温器实现精准控温在8℃,较接近自然水环境,清淤过程对原来水体影响较小,清淤效率高,节省水资源,绿色生态,鱼苗成活率高,从而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创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斑原鮡养殖,特别是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1、黑斑原鮡(glypotsternum maculatum),鲇形目,鮡科原鮡属,藏语名叫巴格里,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波密到日喀则江段的干流及其支流中,是雅鲁藏布江内7种鮡科鱼类中唯一分布到中、上游的物种,近年来数量日趋减少。

2、黑斑原鮡在海拔4200m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数量较多,产量虽不大,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是一种珍稀的冷水性鱼类,市场价值高,深受人民喜爱,除食用价值外,还可入药,具有一定的渔业经济价值,是当地沿岸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但是,由于黑斑原鮡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较晚、个体差异生殖力较弱、人为过度捕捞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造成黑斑原鮡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开展黑斑原鮡种质资源保护与人工培育驯化、繁殖刻不容缓。

3、目前,申请号为201910313575.1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斑原鮡培育驯化的流水养殖系统,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洞穴,采用温控装置实现精确控温在8℃-9℃,能够有效控制黑斑原鮡水霉病的发生,节约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1)、给水构件(2)、曝气构件(3)、清淤构件(4)和电子控温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构件(2)包括给水管(21)、封堵腔(22)、阀门(23)、连杆(24)、浮标(25)、触碰头(26)和触碰开关(27),所述连杆(24)一端转动连接封堵腔(22),所述连杆(24)另一端固定连接浮标(25),所述连杆(24)的中部转动连接阀门(23)的底端,所述阀门(22)滑动连接封堵腔(22),所述阀门(23)固定连接触碰头(26),所述触碰头(26)抵接触碰开关(27)。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1)、给水构件(2)、曝气构件(3)、清淤构件(4)和电子控温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构件(2)包括给水管(21)、封堵腔(22)、阀门(23)、连杆(24)、浮标(25)、触碰头(26)和触碰开关(27),所述连杆(24)一端转动连接封堵腔(22),所述连杆(24)另一端固定连接浮标(25),所述连杆(24)的中部转动连接阀门(23)的底端,所述阀门(22)滑动连接封堵腔(22),所述阀门(23)固定连接触碰头(26),所述触碰头(26)抵接触碰开关(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转动轴(32)、叶轮(33)和发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32),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发电机和第一电机(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斑原鮡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构件(4)包括压力传感器(41)、第一养殖板(42)、第二养殖板(43)、限位柱(44)、底板(45)、拨杆(46)、凸轮随动器(47)、滑道(48)、驱动组件(6),所述第一养殖板(42)和第二养殖板(43)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1),所述第一养殖板(42)滑动连接滑道(48)的外圈,所述第二养殖板(43)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柱(44),所述限位柱(44)滑动连接底板(45),所述底板(45)滑动连接滑道(48)的内圈,所述拨杆(46)固定连接底板(45),所述拨杆(46)滑动连接凸轮随动器(47),所述凸轮随动器(47)固定连接滑道(48)。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军陶启忠苗艳东李烨郭金蓬邓俊强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