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175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涉及汽车产品加工领域。该基于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凸模,所述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滑动连接有中凸模和外凸模,所述模座内开设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第一油腔内的活塞杆上端焊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活塞杆上端焊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模座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安装有输送油路。通过液压油路、活塞杆、外凸模和中凸模的使用,使得中凸模和外凸模可以上下伸缩,配合内凸模分次对料板进行拉延,避免料板受力不均导致起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产品加工,具体为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横梁支架是汽车上用于固定、支撑或连接横向梁状结构的零部件。其拉延工序是关键工序,拉延模具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拉深也称拉延、拉伸、压延等,是利用模具将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开口空心件的一种冷冲压工艺。拉深工艺可制成的制品外形有:圆筒形、门路形、球形、锥形、矩形及其他各种不规则的开口空心零件。

2、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过程中的起皱问题是核心缺陷之一,直接影响零件强度、尺寸精度和后续装配,并且汽车横梁支架的体积较大,拉延使用的料板面积大,从而导致拉延时模具与料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拉延时料板表面容易受力不均,导致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解决了因料板面积大,从而导致拉延时模具与料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拉延时料板表面容易受力不均,导致起皱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设于下模(2)正上方,所述下模(2)包括模座(4),所述模座(4)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销(5)、导柱(6)、导板(7)和限位块(8),所述模座(4)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凸模(10),所述模座(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腔室(14),且第二腔室(14)环绕内凸模(10),所述第二腔室(14)内滑动连接有中凸模(9)和外凸模(3),且中凸模(9)和外凸模(3)相互滑动,所述内凸模(10)贯穿中凸模(9)中部并与中凸模(9)滑动连接,所述中凸模(9)贯穿外凸模(3)中部并与外凸模(3)滑动连接,所述模座(4)内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设于下模(2)正上方,所述下模(2)包括模座(4),所述模座(4)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销(5)、导柱(6)、导板(7)和限位块(8),所述模座(4)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凸模(10),所述模座(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腔室(14),且第二腔室(14)环绕内凸模(10),所述第二腔室(14)内滑动连接有中凸模(9)和外凸模(3),且中凸模(9)和外凸模(3)相互滑动,所述内凸模(10)贯穿中凸模(9)中部并与中凸模(9)滑动连接,所述中凸模(9)贯穿外凸模(3)中部并与外凸模(3)滑动连接,所述模座(4)内开设有第一油腔(15)和第二油腔(16),且第一油腔(15)和第二油腔(16)位于第二腔室(14)底部,所述第一油腔(15)分别位于外凸模(3)的四角下方,所述第二油腔(16)分别位于中凸模(9)的四角下方,所述第一油腔(15)和第二油腔(16)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8),所述第一油腔(15)内的活塞杆(18)上端焊接有第一安装块(17),且第一安装块(17)嵌入外凸模(3)的四角,所述第二油腔(16)内的活塞杆(18)上端焊接有第二安装块(26),且第二安装块(26)嵌入中凸模(9)的四角,所述模座(4)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腔室(13),且第一油腔(15)和第二油腔(16)均位于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之间,所述第一腔室(13)内安装有输送油路(12),且输送油路(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油腔(15)和第二油腔(16)连通,所述输送油路(12)的输入端贯穿下模(2),所述模座(4)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盖(11),且固定盖(11)对第二腔室(14)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油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昊杨熬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