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正极片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146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其中,正极材料包括由一次粒子团聚而成的二次粒子,二次粒子包括内层和包覆于内层表面的外层;且一次粒子至少部分沿二次粒子的径向呈有序化排布。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降低正极片的破碎率,使锂离子更容易传输,提高二次电池性能;且结构简单,可实现性高,降低正极材料制备的工艺难度,平衡压实与功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正极材料、正极片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圆柱型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2、然而,圆柱型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亟待解决。其中,极片膨胀导致的电解液分布不均问题尤为突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反复嵌入和脱出,导致极片发生膨胀和收缩。由于圆柱型电池内部空间有限,极片的膨胀会受到限制,进而导致极片与隔膜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影响电解液在极片表面的均匀分布,加剧电池主材的衰变,影响电池的长期可靠性。

3、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圆柱型电池极片膨胀导致的电解液分布不均问题,提高电池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延缓主材衰变,提升电池的长期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能够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次粒子团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所述二次粒子包括内层和包覆于所述内层表面的外层;且所述一次粒子至少部分沿所述二次粒子的径向呈有序化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粒子的平均孔隙率为0.5%-50%,所述内层的孔隙率为10%-100%,所述外层的孔隙率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粒子的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沿所述二次粒子的径向等分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粒子在所述内层的排布的有序度低于所述一次粒子在所述外层的排布的有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次粒子团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所述二次粒子包括内层和包覆于所述内层表面的外层;且所述一次粒子至少部分沿所述二次粒子的径向呈有序化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粒子的平均孔隙率为0.5%-50%,所述内层的孔隙率为10%-100%,所述外层的孔隙率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粒子的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沿所述二次粒子的径向等分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粒子在所述内层的排布的有序度低于所述一次粒子在所述外层的排布的有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l>d的所述一次粒子的数量占比为30%-99%,其中,l为所述一次粒子沿所述二次粒子的中心到表面的方向的尺寸,d为所述一次粒子沿垂直于所述二次粒子的中心到表面的方向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粒子的长宽比η=l/d满足由所述内层到所述外层逐渐增大,η的平均值为1-50;且在所述内层中,η为0.4≤η≤2,在所述外层中,η为2≤η≤50;其中,l为所述一次粒子沿所述二次粒子的中心到表面的方向的尺寸,d为所述一次粒子沿垂直于所述二次粒子的中心到表面的方向的尺寸。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丁收香林文佳张林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