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182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位于顶部的稻壳层、位于中部的缓释层以及位于底部的发酵层,所述稻壳层包括疏水改性的稻壳,所述缓释层包括PLA熔喷布,所述PLA熔喷布热压复合有微球,所述发酵层以质量份计包含黑曲霉孢子0.5‑2份、麸皮8‑15份以及甘蔗渣90‑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实现免翻抛、自调氧、长效发酵,采用三层夹心结构,结合疏水改性、气体缓释、菌酶协同降解技术,实现高效发酵和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养殖,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牛用发酵床技术作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畜牧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分解牲畜排泄物,实现粪污原位处理,同时改善动物福利和养殖环境。发酵床系统通常由垫料基质、功能微生物群和辅助材料组成,其核心在于构建稳定的菌群生态系统。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传统发酵床技术在长期运行稳定性、氨气排放控制和人工维护成本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亟需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实现技术升级。

2、现有发酵床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传统垫料材料如锯末、稻壳等易受粪尿浸润发生板结,导致透气性下降,需频繁翻抛维护,不仅增加人工成本,还会破坏菌群微生态平衡,其次,常规微生物添加剂在环境温度波动时活性显著降低,冬季发酵效率不足,难以维持稳定的分解效能,此外,多数发酵床缺乏智能化的气体调控机制,氨气等有害气体易在垫料内部积聚,既影响动物健康,又造成氮素损失,垫料层间功能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各层材料往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稻壳层、位于中部的缓释层以及位于底部的发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层铺设厚度为10-15cm,铺设密度为0.3kg/m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以重量份计包含海藻酸钠2-5份、水50-6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层的制备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稻壳层、位于中部的缓释层以及位于底部的发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层铺设厚度为10-15cm,铺设密度为0.3kg/m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以重量份计包含海藻酸钠2-5份、水50-6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层的制备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菌-酶协同作用的牛用发酵床复合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白树祥姜明君郭海朋孙博非孙晓旭解东祥王岩森郭浩浩燕磊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希望六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