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780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3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目的是解决目前野外凋落物分解试验装置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外筒、隔离网、固定架、环盖和滤光膜;外筒上部开设有交换孔,隔离网放在外筒内部遮盖住交换孔和固定架底部,固定架包括下固定环、上固定环和支撑柱,上固定环通过支撑柱与下固定环连接,固定架放在隔离网内部作为支撑;环盖包括环盖插接部和固定部,二者连接处底部开设卡槽,滤光膜覆盖在固定部底面,外筒与固定架上端插接在卡槽内。本技术通过分解环与环盖的分体化设计,结合原位分解追踪装置与光照调节处理装置,实现二者功能的融合,可以实现原位探究太阳辐射对凋落物碳向土壤碳库转移的影响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凋落物分解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


技术介绍

1、凋落物碳输入是土壤碳库的主要初始来源之一,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是影响土壤碳储的重要因素。太阳辐射引起凋落物的光降解,在凋落物碳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全波段太阳辐射引起的光降解作用,可与微生物降解过程耦合,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对凋落物分解和碳周转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少有研究关注光降解引起凋落物分解加速后的凋落物碳去向,尤其是凋落物碳在土壤中的转化和稳定。

2、前人有关凋落物分解环的设计主要用于进行凋落物分解试验,分解环多以防止凋落物流失、免受野生动物或者放牧家畜的破坏干扰为设计目标,因此往往在地面设计较高的腔室,这些组件可能对分解环内部的地面产生遮阴,从而干扰光照处理,不适于凋落物光降解的研究。此外,已有研究在野外条件下原位追踪凋落物在土壤中转化与稳定,并设计了相应的原位分解环,但是这些的分解环将环内、外分割为独立的空间,可能在环内环境与环外田间环境产生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若干个隔离网(2)、固定架(3)、环盖(4)和滤光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上固定环(3.3)的厚度w1等于卡槽(4.2)的宽度w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2)的凹槽底部至环盖插接部(4.1)下端的距离h2等于外筒(1)漏出土壤部分的高度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盖(4)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若干个隔离网(2)、固定架(3)、环盖(4)和滤光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上固定环(3.3)的厚度w1等于卡槽(4.2)的宽度w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2)的凹槽底部至环盖插接部(4.1)下端的距离h2等于外筒(1)漏出土壤部分的高度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光照处理的野外原位凋落物分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盖(4)包括下环盖(4.4)和上环盖(4.5),所述下环盖(4.4)和上环盖(4.5)的直径相同,下环盖(4.4)的下部为环盖插接部(4.1),所述下环盖(4.4)的顶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锥形孔,所述上环盖(4.5)的底面对应位置设有若干个锥形凸起(4.6),所述滤光膜(5)铺设在下环盖(4.4)和上环盖(4.5)之间,且锥形凸起(4.6)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雨其张仕琪任倩茹刘晋仙柴宝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