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传输,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1、在带有射频收发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天线模块往往置于室外,而信息处理及中央控制处理单元位于室内;信息处理及中央控制处理单元为天线模块提供直流供电电压,同时信息处理及中央控制处理单元、天线模块之间还需要进行射频信号、控制信号(以rs485或者rs422串口形式)的交互。在传统的设计中,信息处理及中央控制处理单元、天线模块之间需要三根线缆:直流供电线、串口通信线、射频同轴线;或者采用低压电力载波的方式将串口信号耦合到直流供电线上,射频信号采用单独的同轴线缆进行传输;在信息处理及中央控制处理单元、天线模块距离较远,天线模块较多的场景中,传统的通讯方案需要专门考虑线缆部分,布线成本高,可维护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将供电信号、控制信号和射频信号在同一个线缆上进行传输,实现三合一的信号传输方式。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和天线接收模块(2);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的输入输出端通过供电线电性连接天线接收模块(2)的输入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供电发送端通过供电线向天线接收模块(2)的供电接收端供电,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通过供电线与天线接收模块(2)进行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交互;实现供电信号、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同一个供电线进行信息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一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和天线接收模块(2);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的输入输出端通过供电线电性连接天线接收模块(2)的输入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供电发送端通过供电线向天线接收模块(2)的供电接收端供电,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通过供电线与天线接收模块(2)进行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交互;实现供电信号、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同一个供电线进行信息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一耦合选频网络;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的输入端双向传输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双向传输连接,第一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双向传输连接第一耦合选频网络的第一端口;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的射频输出端传输连接第一耦合选频网络的第二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接收模块(2)包括第二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第二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二耦合选频网络;所述天线接收模块(2)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的输入端双向传输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双向传输连接,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双向传输连接第二耦合选频网络的第一端口;所述天线接收模块(2)的射频接收端传输连接第二耦合选频网络的第二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单元(1)的第一耦合选频网络的第三端口通过供电线双向传输连接天线接收模块(2)的第二耦合选频网络的第三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同轴线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徐明亮,卜捷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