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育种,具体涉及一种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系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骨干亲本矮败小麦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双单倍体技术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赤霉病主要是由禾谷镰孢杆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它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其产生的真菌毒素(don,呕吐毒素)严重危害人、畜的生命健康。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赤霉病的发病区域在中国呈现北移的态势,由重灾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逐渐向第一大麦区黄淮冬麦区蔓延,目前已经成为该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小麦品种是解决和降低赤霉病危害最经济、环保的措施。
2、然而目前在生产上,黄淮冬麦区主栽的小麦品种几乎都高感赤霉病,缺乏本地抗源,当前公认的苏麦、扬麦、宁麦系列等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主要来自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两个生态区品种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利用长江中下游品种作抗源很难在有限的群体或有限的回交/杂交世代培育出符合黄淮生态类型的抗赤霉病品种;而且黄淮冬麦区不同年份间赤霉病发生程度变化大,缺乏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骨干亲本矮败小麦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双单倍体技术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携带Fhb1基因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或品系选自如下品种中的任一种:苏麦3号、生选6号、宁麦9号、宁麦13、建阳84、建阳79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矮秆、大穗、高产的小麦品种或品系选自如下品种中的任一种:周麦16、轮选136、轮选6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双单倍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骨干亲本矮败小麦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双单倍体技术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携带fhb1基因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或品系选自如下品种中的任一种:苏麦3号、生选6号、宁麦9号、宁麦13、建阳84、建阳79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矮秆、大穗、高产的小麦品种或品系选自如下品种中的任一种:周麦16、轮选136、轮选6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双单倍体技术为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hb1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军,周阳,买春艳,李洪杰,刘宏伟,杨丽,吴培培,于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