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凤翠专利>正文

肠道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1419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道引流装置,由引流管(1)、灌肠管(2)、收缩气囊(3)、加压气囊(4)、进水管(5)、出水管(6)和三通(7)构成,引流管(1)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上灌肠管(2),在灌肠管(2)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孔(8),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1)的后端固定上三通(7),三通(7)分别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相连通,在灌肠管(2)上套设上收缩气囊(3),收缩气囊(3)的后端部通过弹性夹(9)固定在灌肠管(2)上,加压气囊(4)通过连通管(10)与收缩气囊(3)相连通。该肠道引流装置,冲洗通畅,有效地减少了肠液、粪便的外渗,能防止滑脱,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科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肠道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灌肠是肠胃内科上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据统计,肠道内的致病菌和非致病 菌有50多种,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含有比正常人多得多的细菌和病毒,处理不 好易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目前,传统的灌肠器是利用液体的静水压力将灌肠液冲入肠道, 在灌洗液量大、患者自制力差时,如小儿、昏迷、瘫痪等患者,往往无法保证有效的灌洗效 果,其存在的不足在于灌洗液易渗漏、灌洗液无法保留、粪便污染等诸多弊端,如肠液、粪 便外渗会对患者皮肤造成剌激和污染,有时甚至引发褥疮;而且,用普通灌肠管在灌肠时, 经常顺着灌肠管流出灌肠液,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他们的肛门括约肌松弛,用普通灌肠管 灌肠,常常从灌肠管周围流出大量的灌肠液,难以达到好的灌肠效果,在灌肠时,操作者须 用手固定灌肠管,以免滑脱,但如果患者肠腔内压力比较大时,仍存在滑脱的可能;另外,在 使用时不易观察流量和流速,经高压或浸泡后易变质,不易插入,肛门入口小,易被粪便堵 塞,给操作带来困难,也加大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冲洗时,引流管内的液体引流通畅,维持冲洗 引流系统的相对密闭性能,减少肠液、粪便外渗,防止滑脱,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肠道引流 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肠道引流装置,由引流 管、灌肠管、收縮气囊、加压气囊、进水管、出水管和三通构成,引流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上 灌肠管,在灌肠管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孔,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的后端固定上三通,三通分 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在灌肠管上套设上收縮气囊,收縮气囊的后端部通过弹性夹 固定在灌肠管上,加压气囊通过连通管与收縮气囊相连通。 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连通管设置在引流管和灌肠管的内壁 上。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调节器。 所述的灌肠管和引流管上均设有刻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能保证冲洗时引流管内的液体引流通畅, 维持冲洗引流系统的相对密闭性能,减少肠液、粪便外渗,防止滑脱,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适用于老年人和肛门括约肌松弛者,并保持局部清洁,减轻了病人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l制作本技术。该肠道引流装置,由引流管1、灌肠管2、收縮气囊3、 加压气囊4、进水管5、出水管6和三通7构成,引流管1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上灌肠管2,在灌 肠管2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孔8,通过侧孔8使冲洗液进入肠道,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1的 后端固定上三通7,三通7分别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相连通,进水管5的上端可连接灌肠 桶,出水管6的下端可连有污水桶,以方便使用,在灌肠管2上套设上收縮气囊3,收縮气囊 3的后端部通过弹性夹9固定在灌肠管2上,以根据医疗的目的,如保留性灌肠或非保留性 灌肠,来调整收縮气囊3在灌肠管2上的位置,加压气囊4通过连通管10与收縮气囊3相连 通,在收縮气囊3堵塞肛门后,通过挤压加压气囊4对收縮气囊3进行充气,随后即可进行 灌肠,这样不会发生漏液,而且避免了反复插管,从而保证灌肠液顺利灌入,减轻病人痛苦, 适用于老年人和肛门括约肌松弛者,并可保持局部清洁。 所述的连通管10设置在引流管1和灌肠管2的内壁上,这种方式不会因为在冲洗 过程中拽出灌肠管2,从而使其脱落而引起的重复插管。 所述的引流管1上设有调节器ll,用于调节流速,通过调节器11便于观察流量和 流速。 所述的灌肠管2和引流管1上均设有刻度,这样便于观察灌肠管2插入患者体内 的深度,从而提高冲洗质量。 使用时,通过三通7,使引流管l分别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连接,这样进水、出水 灵活掌握,縮短了灌肠时间,一般30-45分钟即可灌洗干净,便于临床操作人员观察肠道引 流液的性质和引流量;通过在灌肠管2上套设收縮气囊3,用连通管10与加压气囊4相连 通,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医疗的目的,及时调整收縮气囊3在灌肠管2上的位置,然 后通过弹性夹9将收縮气囊3紧密固定在灌肠管2上,使收縮气囊3堵塞肛门,随后即可进 行灌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肠道引流装置,由引流管(1)、灌肠管(2)、收缩气囊(3)、加压气囊(4)、进水管(5)、出水管(6)和三通(7)构成,引流管(1)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上灌肠管(2),在灌肠管(2)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孔(8),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1)的后端固定上三通(7),三通(7)分别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相连通,在灌肠管(2)上套设上收缩气囊(3),收缩气囊(3)的后端部通过弹性夹(9)固定在灌肠管(2)上,加压气囊(4)通过连通管(10)与收缩气囊(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肠道引流装置,由引流管(1)、灌肠管(2)、收缩气囊(3)、加压气囊(4)、进水管(5)、出水管(6)和三通(7)构成,引流管(1)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上灌肠管(2),在灌肠管(2)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孔(8),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1)的后端固定上三通(7),三通(7)分别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相连通,在灌肠管(2)上套设上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尚凤翠马龙
申请(专利权)人:尚凤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