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手性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分子、蛋白质及晶体等物质均具有手性特征。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作为手性表征的核心手段,定义为手性介质对左旋圆偏振光(left-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lcp)与右旋圆偏振光(right-handed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rcp)的吸收差异,在生物监测、分析化学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dna、蛋白质等天然手性介质的cd效应通常较弱,因其纳米级尺寸与光波长匹配性差,限制了实际应用。
2、为突破上述局限,研究者提出手性超材料,其光学性能主要依赖微观结构设计而非材料本征属性。通过几何结构与电磁共振调控,可显著增强手性响应,在化学监测、生物传感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手性超材料传感设计呈现三大趋势:
3、结构优化:从二维向三维结构演进,材料体系从全金属扩展至金属-介质复合、全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结构的周期为145μm~155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类Z 形手性金属层的厚度为30μm~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半导体层的结构为正方体,其厚度为30μm~6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为15μm~25μ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结构的周期为145μm~155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类z 形手性金属层的厚度为30μm~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半导体层的结构为正方体,其厚度为30μm~6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功能传感的手性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为15μm~25μm。
6.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