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1292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底泥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采样装置移动至人工航道的待检测区域;S2、采集人工航道底部的沉积物并放至采样装置的检测腔室中检测样品类型;S3、若检测样品呈沙质类型或检测样品异常时,不符合采集标准,控制采样装置寻找新的待采样区域并重复步骤S2;若检测样品呈底泥类型,符合采集标准,进行步骤S4;S4、然后对待采样区域的底泥进行采样,样品放至采样装置的采样腔室中,完成采样后控制采样装置返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检测后采样的分离采集方法,避免了传统采样中盲目采集后实验室筛选的复杂流程,从源头减少无效样品的产生,降低后续实验室分析的工作量,提升采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底泥采集,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1、人工航道作为水上交通、水利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底部沉积物的成分与性质直接影响航道通航安全、水体生态环境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平衡。底泥中可能富集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也可能因航道维护、船舶航行等因素形成特殊的底质结构,因此,对人工航道底泥进行定期采集与检测,是开展航道环境评估、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

2、目前,人工航道底泥的采集多依赖传统的手持采样装置,如抓斗式采样器、柱状采样器等,但是采集的样品中可能包含大量沙质沉积物,难以反映底泥的污染及生态特性,导致无效采样占比高,并且判断沉积物的类型需要采样后带回实验室分析,无法在采样现场实时判断底质是否符合采集标准,这就导致采取符合要求的底泥具有一定的概率性,工作人员需要采集数个样品带回实验室,保证至少有一组样品符合要求,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通过先检测后采样的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控制器(2)、通讯模块、移动机构、采样机构和检测机构,遥控器借助通讯模块与控制器(2)连接并控制移动机构、采样机构和检测机构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所述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分别于机架(1)的两侧对称设置,机架(1)每侧至少设置有两组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每组所述升降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控制器(2)、通讯模块、移动机构、采样机构和检测机构,遥控器借助通讯模块与控制器(2)连接并控制移动机构、采样机构和检测机构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所述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分别于机架(1)的两侧对称设置,机架(1)每侧至少设置有两组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每组所述升降涡轮(4)和推进涡轮(5)的动力输入端各设置有一组移动电机(6),升降涡轮(4)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推进涡轮(5)的轴向沿水平面设置,机架(1)两侧的相邻推进涡轮(5)的轴向呈110-1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航道底泥分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筒体(7)、检测摆动电机(8)以及检测伸缩缸(9),检测筒体(7)借助检测摆动电机(8)与机架(1)铰接并具有摆动的自由度,所述检测筒体(7)的筒内腔室形成为采样装置的检测腔室,检测筒体(7)上靠近采样端开口的内壁铰接有检测封板(10),检测筒体(7)的采样端开口呈刀刃状,所述检测伸缩缸(9)的固定端与机架(1)顶部固定连接,检测伸缩缸(9)的伸缩端连接有检测活塞(11),所述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东丰叶王文辉王春美杨源浩尹子龙张涵许晟綦吴沛沛徐季雄黄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