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211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涉及绝缘子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框,所述支撑框内部的上侧滑动连接有上模框,所述支撑框顶部左右的两侧均开设有L形槽,所述L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抵触块,所述L形槽内壁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条,所述上模框的顶部开设有灌注口。本技术将两个L形条向内闭合,解除对两个挤压条与C形条的限位,通过C形条带动密封杆上移,将两个挤压条下移,对两个抵触块挤压,使两个抵触块向内闭合,向挤压槽的内壁移动,使上模框与下模框分开,快速将上模框从支撑框的内部取出,快速将绝缘子拿出来,减小了绝缘子取出时出现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绝缘子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


技术介绍

1、外伞形绝缘子的多腔磨具,是由上模、下模组合而成,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方,上模与下模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芯模的成型腔,安装时,将芯模放置在下模的成型腔内,驱动上模向下移动,以进行合模作业,伞套是复合绝缘子的重要组成部件,伞套是绝缘子的外绝缘部分,它提供了必需的爬电距离并保护绝缘管免受环境影响,伞裙是从护套上伸出的绝缘部件,以增大爬电距离。

2、现有传统的浇注模具在对绝缘子浇筑完成进行取料时,需要使用工具翘起绝缘子的边缘,在将其取出,但绝缘子在浇筑时一般是多个进行一起生产浇筑的,当对绝缘子取出时,需要使用工具一个一个将绝缘子取出,这就导致取出绝缘子的速度较慢,且容易对绝缘子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绝缘子在浇筑时一般是多个进行一起生产浇筑的,当对绝缘子取出时,需要使用工具一个一个将绝缘子取出,这就导致取出绝缘子的速度较慢,且容易对绝缘子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框(2),所述支撑框(1)内部的上侧滑动连接有上模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5)由抵触条(501)与受力块(502)组合而成,所述抵触条(501)的顶部与受力块(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块(50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受力块(502)的斜面与挤压条(6)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受力块(5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503),所述第一压簧(503)的一端与L形槽(4)的竖槽的内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框(2),所述支撑框(1)内部的上侧滑动连接有上模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5)由抵触条(501)与受力块(502)组合而成,所述抵触条(501)的顶部与受力块(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块(50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受力块(502)的斜面与挤压条(6)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受力块(5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503),所述第一压簧(503)的一端与l形槽(4)的竖槽的内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框(3)与下模框(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挤压槽(301),所述抵触条(501)的侧面做斜角处理,所述抵触条(501)的侧面与挤压槽(301)的内部接触,所述挤压槽(301)内壁的形状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伞形绝缘子用一模多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8)包括c形条(801),所述c形条(801)的两个竖条的底部与上模框(3)的顶部接触,所述c形条(801)的横条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02),所述滑槽(8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l形条(803),所述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业厅杨慧琳张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电气绝缘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