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护坡,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防护坡是指为了避免暴露于大气中受到水、温度、风等自然因素反复作用的路堤和路堑边坡坡面出现剥落、碎落、冲刷或表层土溜坍等破坏而对坡面加以防护的措施。
2、现有的水利工程防护坡时,在水流流动时,对坡面底部直接冲击,坡面下部区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防护坡的防护能力,上部区域土壤也随水流流动而缓慢流失,使整个坡面的防护能力不断降低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在使用时,存在防护性不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包括地基、设置于地基表面的坡面,所述地基与坡面的表面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由防护组件a、防护组件b、防护组件c组成,所述防护组件a由防护板a、多个通孔a组成,多个所述通孔a均开设于防护板a的内侧,所述防护组件b由防护板b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包括地基(1)、设置于地基(1)表面的坡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与坡面(2)的表面安装有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由防护组件A(31)、防护组件B(32)、防护组件C(33)组成,所述防护组件A(31)由防护板A(311)、多个通孔A(312)组成,多个所述通孔A(312)均开设于防护板A(311)的内侧,所述防护组件B(32)由防护板B(321)、多个通孔B(322)组成,多个所述通孔B(322)开设于防护板B(321)的内侧,所述防护组件B(32)设置于防护组件A(31)的后侧,所述防护组件C(33)由防护板C(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包括地基(1)、设置于地基(1)表面的坡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与坡面(2)的表面安装有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由防护组件a(31)、防护组件b(32)、防护组件c(33)组成,所述防护组件a(31)由防护板a(311)、多个通孔a(312)组成,多个所述通孔a(312)均开设于防护板a(311)的内侧,所述防护组件b(32)由防护板b(321)、多个通孔b(322)组成,多个所述通孔b(322)开设于防护板b(321)的内侧,所述防护组件b(32)设置于防护组件a(31)的后侧,所述防护组件c(33)由防护板c(331)、多个通孔c(332)组成,多个所述通孔c(332)均开设于防护板c(331)的内侧,所述防护组件c(33)设置于防护组件b(32)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a(311)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所述通孔a(312)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椒,葛珮琪,倪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