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装置及热力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1083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热力设备,该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壳体、蒸汽发生管束和布液器,壳体包括第一集液腔和加热腔,第一集液腔设于加热腔的顶部并与加热腔互不连通,第一集液腔具有进液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发生管束包括至少一根换热液管,换热液管的第一端设于第一集液腔内,换热液管的第二端经加热腔穿出,换热液管的第一端设有一个布液器,布液器包括液体通道、气体通道以及液池,液池环设于换热液管的周向并与换热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液体通道供第一集液腔内的液体流入液池,气体通道供换热液管内的蒸汽流至蒸汽出口。液池环绕设置在换热液管的周向,使得液体能够均匀沿换热液管的内周壁自上而下流动,以形成均匀稳定的液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热力设备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随着我国工业用热需求与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各类热力设备的能效与成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蒸汽发生器是各类热力设备中的重要一环,其往往具备蒸汽流量大,热源热密度小等特点,且多采用热回收的方式进行蒸汽发生。

3、蒸汽发生的方式多采用闪蒸或者加热的方式,其中闪蒸虽不消耗外部能源但效率较低,且需要液体流量远高于蒸汽流量才能满足发生速率。采用内部加热的方式则对热源的温度,热源种类有着较高的要求。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垂直降膜式蒸汽发生器,但是,垂直降膜式蒸汽发生器至少存在换热液管内的液膜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蒸汽发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蒸汽发生器存在的换热液管内的液膜不稳定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段和所述第三通道段均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内底面相平行,所述第二通道段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内底面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具有液体入口,所述液体入口设于所述布液器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通道段相连通,所述液体入口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内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液体入口与所述布液器的顶部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段和所述第三通道段均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内底面相平行,所述第二通道段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内底面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具有液体入口,所述液体入口设于所述布液器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通道段相连通,所述液体入口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内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液体入口与所述布液器的顶部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布液器的顶部,所述出气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集液腔的最高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还包括安装通道,所述第一端插设固定在所述安装通道内,部分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换热液管的外周壁围出所述液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液体通道相连,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与所述换热液管的外周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周壁与所述换热液管的外周壁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液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李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